防辐射混凝土主要用于核能、诊疗、科研等行业,用于屏蔽各种辐射。其操作方法:
1。施工前准备
材料准备
水泥:优先选择水胶比低、稳定性好的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选择高铝水泥。严格检测水泥的粒度、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确保符合规定和规范。
石材:重石(如重晶石、红铁矿、磁铁矿等。)和轻骨料(如有应用)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粒度和等级。重骨料的密度、杂质含量等数据对辐射防护特性影响很大,质量要严格控制。例如,重晶石骨料的硫酸钡含量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辐射的屏蔽效果。
添加剂:按照防辐射规定准备硼化合物(如硼沙、硼酸)、锂化合物(如碳酸锂)等添加剂,保证其纯度和质量。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精确测量这些添加剂的用量,以达到最佳的防辐射效果。
施工设备的准备
搅拌机:使用强制搅拌机,确保各种材料能够充分搅拌均匀。使用前,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搅拌叶片无损坏,测量装置准确可靠。
运输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如混凝土搅拌车或推车等。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离析和水分流失,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浇筑和振动设备:准备振动棒、平板振动器等振动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振动设备的功率和型号应根据混凝土浇筑部位和厚度合理选择,以确保混凝土振动密实。
基层处理
清洁:清除施工部位底层表面的灰尘、油渍、杂物等。,使基层表面环境整洁。有机溶液可以用来清洁油渍的严重部位,然后用清水冲洗。
凿毛:为了增强底层与防辐射混凝土之间的附着力,应对混凝土基层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一般为5 - 10mm,间距30mm - 50mm,呈梅花形遍布。
湿度:浇注防辐射混凝土前,用清水对基层表面进行深度湿度,但不能有明水,以保证混凝土与基层的良好粘结。
2。配合比设计
确定设计参数:根据工程对辐射防护的具体要求,例如辐射类型(γ射线、中子射线等)、屏蔽厚度、应用环境等因素,确定防辐射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包括强度等级、密度、屏蔽性能等。例如,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的防辐射混凝土需要更高的强度等级(如C40以上)和密度(一般为30000。 - 4000kg/m³),为了满足结构承重和辐射屏蔽的多重要求。
试配和调整:根据选定的水泥、石材、添加剂等材料,根据经验或相关规范初步确定配合比。试配时,制作多个样品,测试其工作性能(如坍落度和粘结性)。、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其辐射防护特性(如屏蔽不同辐射的效果)。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配合比,直到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在调整过程中,要注意添加剂对水泥水化等各种材料的相互影响。
3。混凝土搅拌
进料顺序:一般先将石料加入搅拌器,干拌1 - 2分钟,使石头表面充分潮湿,然后加入水泥,继续干拌1 - 两分钟,使水泥和石头基本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适量的水和添加剂,湿拌3 - 5分钟,确保各种材料充分混合,混凝土颜色均匀,无结块和离析现象。
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及时调整。强制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一般比自落式搅拌机短。防辐射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一般比水泥混凝土长1,因为它的材料成分复杂。 - 2分钟。搅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混凝土的状况,如坍落度、粘结性等,如有异常及时纠正。
四。混凝土运输
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安全性,避免混凝土离析和泌水。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混凝土坍落损失过大,影响施工特性。长途运输或炎热天气运输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在搅拌车上安装遮光设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分流失和坍落损失。
倒料检查:倒料前,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粘结性等特性。如果不符合要求,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坍落度损失过大,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添加适量的添加剂进行调整,但要注意搅拌均匀。
5。混凝土浇筑
浇制方法
分层浇注:较厚的防辐射钢筋混凝土,应采用分层浇注的形式,每层浇注的厚度一般控制在300。 - 500mm,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冷缝。分层浇筑时,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应浇筑后一层混凝土,双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连续浇注:尽量连续浇注,防止中断。如因特殊原因必须中断,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沉降缝的处理应符合相关规范,如在沉降缝处设置止水带,在沉降缝表面凿毛等。
振捣方式
振捣棒振捣:使用振捣棒时,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序,间隔一般为300。 - 500mm。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应该是500mm。 - 100毫米,以确保上下混凝土紧密结合。振动时间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表面泛浆。一般每点振动时间为200。 - 30秒。
平板振动器振动:平板振动器可用于大面积混凝土表面的振动。平板振动器应缓慢移动,移动速度应均匀,以确保混凝土表面振动密实。振动过程中,注意避免振动器接触模板、钢筋等。,以免造成混凝土质量。
六。混凝土浇筑
养护方法
保湿保养: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保养,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湿草、土工布等形式,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过快,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保湿保养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对防辐射混凝土有特殊要求,保养时间可适当延长。
温度控制维护:在高温季节,应采取冷却措施,如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设置遮光设施等。,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在低温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被子、草等。,以避免混凝土冷却,影响其强度和防辐射特性。
维护测试:维护期间,应经常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纠正维护对策。如果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等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7。质量检验
外观测试:混凝土表面应光滑光滑,无蜂窝、表面、裂缝等缺陷。如有轻微缺陷,应及时修复;对于严重的缺陷,应采取重点措施进行处理。
强度测试:制作混凝土试块,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和频率进行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试块的制造、维护和实验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强度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防辐射性能检测: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混凝土的防辐射性能进行检测,例如γ辐射和中子辐射的屏蔽效果等。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条件的混凝土应找出原因,如合作比例是否正确,施工阶段是否有问题等。,并进行整改。在一些重要项目中,为了保证结构的防辐射特性,可能需要进行现场实体检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