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液体卷材融合了防水涂料的液态施工便利性与卷材的防水性能,其施工方法:
施工前准备
1. 材料准备
防水液体卷材:确认产品的规格、型号符合工程要求,检查产品质量,确保无沉淀、分层、变质等问题,查看生产日期与保质期。
配套材料:基层处理剂,用于增强防水液体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密封膏,用于处理阴阳角、管道周边等节点部位;增强胎体材料(如玻纤网格布、聚酯无纺布等,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提升防水层的强度与抗裂性能。
2. 工具准备
基层清理工具:扫帚、毛刷、吹风机、高压水枪、钢丝刷、砂纸等,用于清扫基层灰尘、杂物,去除油污、铁锈等。
施工工具:滚刷、毛刷、刮板、喷枪(适用于喷涂施工)、剪刀(裁剪增强胎体材料)。
检测工具:含水率测试仪检测基层含水率;靠尺检查基层平整度。
防护型用品:手套、口罩、护目镜、工作服等,保障施工人员。
3. 基层处理
清洁:先用扫帚清扫基层表面的灰尘、砂石、树叶等杂物,再用毛刷清理缝隙中的灰尘。油污,使用专用清洁剂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自然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打磨:使用砂纸或打磨机对基层表面的凸起、浮浆、脱模剂等进行打磨,使基层平整、粗糙,增强粘结力。打磨后,用吹风机或高压水枪清除灰尘。
修补:检查基层是否存在裂缝、孔洞、麻面等缺陷。小于0.3mm的裂缝,可直接用基层处理剂或防水液体卷材材料多次涂刷填补;大于0.3mm的裂缝,开凿成“V”形槽,深度10 - 15mm,宽度5 - 10mm,用密封膏填充压实,再用基层处理剂或防水液体卷材涂刷覆盖。孔洞和麻面剔除松散部分,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平整,干燥后打磨。
检测:用含水率测试仪检测基层含水率,一般不超过9%。用2m靠尺检查基层平整度,误差不超过5mm。不平整部位打磨或用水泥砂浆找平。
施工工艺
1. 涂刷基层处理剂
调配:按照基层处理剂产品说明,搅拌均匀,如需稀释,用规定稀释剂并控制比例。
涂刷:用滚刷或毛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避免漏刷、堆积、流坠,厚度0.2 - 0.3mm。阴阳角、管道根部、施工缝等部位先用毛刷加强处理,增加涂刷遍数。
干燥:自然干燥,干燥时间4 - 8小时,以手指触摸不粘手为准。干燥过程防止基层被污染或破坏。
2. 防水液体卷材施工
搅拌:将防水液体卷材充分搅拌,确保无沉淀、结块。
涂刷施工(无增强胎体材料)
第一遍涂刷:滚刷或毛刷从基层一端按一个方向涂刷,避免来回刷,涂刷均匀,无漏刷、堆积,厚度0.5 - 0.7mm。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等易渗漏部位先重点涂刷,增加遍数。
干燥:第一遍涂刷后,按材料干燥时间要求充分干燥,一般6 - 12小时,避免接触水或污染物。
后续涂刷:第一遍涂层干燥后,第二遍涂刷方向与第一遍垂直,保证涂层均匀完整,方法和厚度同第一遍。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第三遍或更多遍涂刷,每遍在前一遍干燥后进行,相邻两遍方向垂直,总厚度1.5 - 2mm。
粘贴增强胎体材料施工
第一遍涂刷:同无增强胎体材料第一遍涂刷,厚度0.6 - 0.8mm。
铺设增强胎体材料:第一遍涂刷材料未完全干燥时,平铺裁剪好的增强胎体材料,边铺边用刮板或毛刷压入涂层,排除空气,避免空鼓。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裁剪合适形状紧密粘贴。
第二遍涂刷:增强胎体材料铺设后,立即在上面均匀涂刷防水液体卷材,厚度0.6 - 0.8mm,确保材料渗透到增强胎体材料中。
干燥及后续涂刷:第二遍涂层干燥后,按设计要求和方法进行第三遍或更多遍涂刷,达到规定防水厚度,每遍涂刷方向相互垂直。
3. 收头处理
防水施工完成后,防水层收头处、阴阳角、管道根部等部位用密封膏密封,涂抹均匀、饱满,防止渗漏。
防水层与基层连接处,可用水泥砂浆抹面保护,防止防水层受外力破坏。
质量检查与验收
1. 外观检查:防水层表面应平整、均匀,无裂缝、孔洞、气泡、剥落等缺陷。增强胎体材料粘贴牢固,无空鼓、褶皱,搭接宽度符合要求。
2. 厚度检测:用针刺法或涂层测厚仪检测,每100㎡至少检测3处,平均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80%。
3. 蓄水试验
屋面、卫生间、厨房等防水部位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不小于20mm,时间不少于24小时。
观察防水层有无渗漏,有渗漏及时标记修补,直至无渗漏。
成品保护
1.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及时保护,后续作业铺垫木板、塑料布等,避免尖锐物体划伤防水层。
2. 严禁在防水层堆放重物、高温物体或明火作业。如进行焊接等高温作业,采取防火隔热措施,防止防水层受热损坏。
3. 后续施工注意保护防水层收头、阴阳角、管道根部等关键部位,发现损坏及时修补,确保防水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