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可以做液体卷材,但需严格温度条件与施工规范
液体卷材(以高分子聚合物乳液或沥青基改性材料为核心)的冬季施工可行性,核心取决于环境温度控制与施工工艺调整。若温度过低,会导致材料成膜缓慢、强度发展不足、易脆裂等问题,但通过提前准备与规范操作,冬季仍可施工。
一、冬天施工的核心温度要求
1. 施工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35℃之间(部分厂家的外露型液体卷材可放宽至0℃以上,但需参考产品说明书);5℃以下严禁施工(低温会使乳液中的水分结冰,破坏材料结构,导致成膜后无强度、易起壳)。
2. 地表温度要求:地表温度需≥5℃(地表温度低于5℃时,液体卷材的水化反应过慢,无法正常凝结固化,影响粘结力)。
3. 材料储存温度:施工前需将液体卷材放置在5℃以上的室内或现场(避免材料本身受冻,导致性能失效;若运输温度低于5℃,需用保温厢式货车或覆盖棉被保温)。
二、冬天施工的关键注意事项
1. 材料准备:提前2-3天将液体卷材运至施工现场,避免临时运输受冻;若为外露型液体卷材,需选用耐低温型号(添加抗冻剂),并确认产品未超过保质期(通常为6-12个月)。
2. 基层处理:冬季基层干燥较慢,需提前用湿度测试仪检测(含水率需≤8%);若有裂缝或空鼓,需用修补砂浆填充(裂缝切V形槽,深度≥5mm;空鼓切除至基层,重新修补),确保基层平整、无松动。
3. 施工工艺调整:冬季需采用薄刷多遍的方式(每层厚度≤1mm),待第一层实干(约4-6小时,用手触摸不粘手)后再涂刷第二层,避免一次性涂刷过厚导致水分无法及时挥发,引起开裂。
4. 养护与环境控制:施工后需封闭施工区域(关闭门窗),避免通风导致表面失水过快;若使用地暖,需将温度控制在≤35℃(避免高温加速水分蒸发,影响成膜);施工后12小时内禁止行人行走,72小时内避免车辆碾压;7-14天可完全固化(冬季低温环境下需延长至21天左右)。
三、冬天施工的禁忌
严禁低温强行施工:若环境温度低于5℃或地表温度低于5℃,即使使用低温型材料,也需暂停施工(易导致成膜质量差,后期出现渗漏)。
避免材料受冻:施工前需检查材料是否受冻(如桶内有结冰、乳液分层),若受冻需废弃(受冻后的材料无法正常固化,失去防水性能)。
防止表面失水过快:施工后避免通风直吹(如开窗、开门),否则易出现起灰、水波纹、开裂等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