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建筑灌缝胶手册
环氧建筑密封胶是一种高性能成分环氧材料,用以修补混泥土、裸钻等板才缝隙。依据低粘度渗透和固化后的高耐磨粘合,修补结构完整性,适用裂缝修复、蜂窝疏松加固等场景。其使用过程需要严格的“底层预处理-缝隙标识-胶嘴设定-密封-胶浆-干固态维护-效果检验”过程,以保证修复长久性。
1. 底层预处理
开工前,应彻底解决缝隙和周围污渍:用钢刷、砂纸打磨缝隙表层,去除灰尘、泥渣和松散层;假如缝隙较深或总宽较大(>0.5mm),可沿缝隙凿“可沿缝隙凿”V“形槽(深层约为混泥土厚度1/3~1/2),提升胶体加上效果;用酒精或甲苯清洗缝隙两边2~3cm范畴,保证板才清洁干燥(如果板材有油迹,应彻底解决,避免影响粘接)。
2. 缝隙标识和检测
全面查清缝隙特点:用读数显微镜测量裂缝宽度(≤细微缝隙为0.5mm,>较宽缝隙为0.5mm);依据超声、压水或开洞抽样检验缝隙的深度和方位(贯穿裂缝时要注意);用记号笔标出胶嘴位置(首先选择缝隙重合、总宽、顶端),做为后面胶水定位根据。
3. 设定补胶口底座
在标出位置安装胶嘴基座:用专用六角螺丝刀扭紧基座,保证与板才无缝隙;依据缝隙规格调节胶嘴间距——缝宽0.3~0.5mm为20~30cm,缝宽为20~30cm>0.5mm时要扩展到30~50cmm;每个缝隙应设进口(起点)(起点)、排气口(高)(高)、出口(终点),确保灌浆时粘合剂流动流畅。
4. 封缝密封
按推荐占比配置密封胶(一般为A):B=3:1、具体产品),用油灰刀沿缝隙持续刮擦,造成1~2mm厚、30mm宽密封层,遮盖基座周边;密封接头应严格,避免漏汽(假如密封胶干躁太快,可分次擦洗);密封后10分钟即可开展补胶(密封胶凝固快,粘结牢固,能防止粘合剂在灌浆时从缝隙中外溢)。
5. 配置灌注胶
配备粘合剂:A、B成分占比(一般为重量比2:1、具体产品)倒进清理容器中,用手动或机械搅拌(转速)≤300转/分钟)3~5分钟,直到颜色均匀,无沉淀;一次配胶量不宜超过500克(25℃时适用期约40~60分钟),避免胶体提早干躁干固。
灌注胶:用专用补胶器(或高压灌浆机)将粘合剂吸进软管,扭紧补胶口;补胶次序“从下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规范(平面能从一端慢慢,立面能够从下向上),迟缓充压(压力控制在0.2~0.6MPa,推荐0.6MPa自动压力灌浆器),直至周边的胶嘴外溢粘合剂;最后一个胶嘴外溢粘合剂,速率平稳,维持压力10分钟,确保粘合剂充裕加上缝隙。
6. 凝固与保养
固化条件:常温(25℃)下,粘合剂初固需24小时(表面硬化),彻底凝固需72钟头(达到设计强度);低温(<在5℃条件下,必须遮盖保温材料(如棉被、草篷)并加温,初凝提升1~2倍。
维护要求:避免凝固期内接触或震动点胶部位,维持环境清洁,防止灰尘、水等杂质掉入未凝固胶体。
7. 检验注浆效果
点胶后,挑选下列方法验证效果:
压水试验:用压缩空气干燥缝隙,涂刷肥皂水,从补胶口吹进压缩空气(压力为70%~80%)。假如缝隙没有漏水,肥皂水就达不到标准;
钻孔取芯:在缝隙中间钻取芯样,观查芯样中胶体的添加状况(胶体应圆滑,无缝隙)。
若有不密实状况,需填补粘合剂直到检验合格。
关键疑难问题
精确配置:严格遵守产品手册比例混合AA、B成份,避免凝固不全面(如固化剂偏少造成强度不足,过多导致延性扩张);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需在5℃以上(低于5℃要采取加温策略,如温室法),避免雨天或潮湿环境施工;
维护:手术时戴防割手套和眼镜,避免胶体接触皮肤或双眼;不小心触碰,立即用很多水冲洗,严重者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