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材料可作为承重梁的加固和恢复,但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与标准。具体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1. 灌浆材料的功能特性
高流动性:可轻松加上模板里的每个角落,不用振捣即可实现联合分布。
微膨胀:在硬化环节中经历微膨胀,有益于加上模板和基础间的微小空隙。
早强高强:强度迅猛发展,早期强度高,能快速满足设计要求。
无收缩:硬化后不会造成收缩,确保了构造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用性。
耐久性好:具有较好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冲击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2. 应用承重墙加固
混凝土梁加固:混凝土梁选用增截面法加固时,梁侧表面与模板中间的最小间距不低于60mm,或梁底与模板中间的最小间距不低于80mm时,应使用第一种方法Ⅳ水泥基灌浆材料。
修补裂缝和孔眼:灌浆材料适合于修复承重梁里的裂缝和孔眼,提升梁的完整性和承载力。
新截面加固:新截面加固时,应依据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挑选灌浆材料的强度设计值。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高于原构件混泥土,不少于C25或C50。
3. 施工工艺
表面解决:清理承重梁表面,去除油污、尘土等杂质,保证表面清理。
配胶灌浆:将灌浆材料按规定占比加水搅拌均匀后,已经从一侧灌浆,确保灌浆材料能顺利流动,并在模板的各个角落充注。
保养:灌浆后,应立即进行清洁,遮盖塑料膜或湿草袋,维持湿润状态。
4. 疑难问题
材料类型:选用合适的灌浆材料,保证其特性合乎工程要求。
施工温度: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至30℃中间,保证施工温度过低或太高。
用水量操纵: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水量进行搅拌,避免用水过多或过少。
施工工期操作:灌浆材料施工工期应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灌浆材料在模板内凝结。
灌浆材料可作为承重梁的加固和恢复,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施工规范,以确保加固效果质量以及可靠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