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灌注胶修补贯穿裂缝的实施指南
贯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用的严重缺陷,会伤害构造的整体性,减少耐用性,甚至导致泄露等问题。环氧灌注胶具备低粘度吸水性、高粘接强度和耐老化性,已成为修补贯穿裂缝的首选材料。其修复需要严格的“基层处理”→开洞埋嘴→封缝止漏→补胶填充→凝固保养→“效果检验”标准化过程确保了缝隙完全封闭,恢复构造特点。
一、施工前准备
1. 工具材料:准备钢刷、电吹风、钻孔机、髙压灌浆机、环氧树脂灌注胶(A/B组份)、密封胶、灌浆嘴(止水针)、快干水泥、酒精、锤头等设施;
2.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应保持在5℃-35℃之间(低温会导致粘合剂凝固迟缓,太高会加快水分消耗),避免雨天、大风或高温施工;
3. 维护:施工队应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粘合剂接触皮肤或双眼(假如粘在皮肤上,用酒精擦拭;假如你进入眼睛,马上用清水冲洗并去医院)。
二、缝隙预处理
1. 缝隙查验:依据敲打法、超声波法等,确立缝隙位置、总宽度和深层(两边贯通标准应确定);标志缝隙的方向和要开洞位置;
2. 底层消除:用钢丝刷消除缝隙表面的尘土、泥渣和疏松颗粒,用吹风机消除缝隙里的污渍;沿裂缝两边2-3cm范畴用酒精清洗,保证基面干躁无油迹(假如是潮湿缝隙,用烘干设备或潮湿面专用环氧胶解决)。
三、开洞与灌浆嘴拼装
1. 钻孔:沿裂缝两边重合布局钻孔(避免钻孔与缝隙重合),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角度≤45°(防止钻孔构造)、钻孔深层≤构造厚度2/3,且必须越过缝隙(确保粘合剂能深入缝隙内部);开洞间距维持在20-60cm(缝隙较宽时取小值,窄钟头取大值);
2. 拼装灌浆嘴:将灌浆嘴插进钻孔中,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扭紧,确保嘴与混凝土缝隙联接(防止漏汽);灌浆口间距一般为20-30cm,必须设置在缝隙交汇处、顶端(做为进浆、排气或出浆口)。
四、处理密封难题
1. 密封胶配置:按产品手册占比(一般AA):B=3:1或40:1)混和密封胶,用搅拌器拌匀(避免引进汽泡);
2. 刮刮密封胶:用油灰刀沿缝隙边沿擦洗密封胶,薄厚1-2mm,总总宽1-2mm,≥30mm(遮盖开洞位置及缝隙两边);在缝隙较宽或漏水较严重的位置,先要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再涂密封胶(提升密封效果);
3. 凝固等候:密封后等候10-15分钟(密封胶凝固至不粘手),保证密封层形成有效屏障,避免粘合剂在灌浆时从缝隙外溢。
5、配胶和灌浆操作
1. 配胶:按产品手册(一般AA)比例(一般AA):B=4:1或10:1)将环氧胶与固化剂混和,用搅拌器拌匀(避免堆积或出泡,危及粘接强度);配胶量应依据缝隙尺寸和深层开展可能,避免消耗(在用,2小时内应用);
2. 髙压灌浆:将混和粘合剂倒进髙压灌浆机中,联接灌浆嘴,运作设备(压力控制在0.2-0.6MPa,依据裂缝宽度和深度调整:缝隙偏细时取低压,较粗时取髙压);灌浆次序必须“由低到高,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原则,以保证粘合剂充满空隙;当粘合剂排出周边的灌浆嘴(或压力维持在0.5MPa之上,持续10分钟)时,说明这段缝隙已满油圆滑,停止本孔灌浆,改注相邻孔;
3. 停止灌浆:关掉灌浆阀,拆下灌浆机,用堵头密封灌浆嘴(防止粘合剂倒流)。
6、干、固、维护
1. 固化条件:环氧胶需在5℃之上的环境里干躁干固,在25℃下凝固4-6钟头(表面不再流动),自然干燥干固必须24-48钟头(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 保养要求:凝固前避免踩踏、碰撞或沾水(如需加快凝固,可覆盖塑料膜 撒水保湿,但是避免储水);
3. 清除多余粘合剂:固化后,用砂纸或打磨机打磨灌浆嘴周边溢出的多余粘合剂,使构造表面光洁。
七、效果检验
1. 敲打方式:用锤子轻拍修补地区。假如声音清晰(与原结构一致),表明缝隙已经彻底填补;假如仍有“咚咚”声,需要补粘合剂;
2. 渗入查验:贯穿裂缝,可从一端注水,观查另一端是否储水漏水(无渗漏说明补漏成功);或观查灌浆嘴排出粘合剂颜色(假如是透明的或与原胶一致,则说明缝隙是圆的);
3. 仪器检测:必要时挑选超声检测(区别缝隙中粘合剂的充满密度)或取芯检验(查验粘接强度,务必符合设计要求≥3MPa)。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