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15陶粒混凝土密度范围及因素
LC15陶粒混泥土要以陶粒为粗骨料,以水泥为掺合料,配合适度的细骨料(如陶砂、一般砂)、水与外加剂制成的轻质混凝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干表面密度(密度)显著低于混凝土(干表面密度约2350-2450kg/m³)。
1、LC15陶粒混泥土基本密度范畴
依据国家标准和实际工程运用,LC15陶粒混凝土干表面密度一般为1400-1800kg/m³在很多情况下,集中在1500-1700kg/m³。这一类型既满足了“轻质”的核心需求(比混凝土轻20%-35%上下),又能保证其具备一定的强度(抗压强度≥15MPa)以适应构造或非构造用途。
二、伤害LC15密度的关键因素
LC15陶粒混凝土密度不值,会因以下因素波动:
1. 陶粒的类型和密度:陶粒的密度直接决定混凝土密度。比如,页岩陶粒(密度级别为700kg//kg)m³)LC15混泥土密度约为1500-1700kg/m³;而煤灰陶粒(密度级别稍高)或密度较高的陶粒,密度会略有升高,但仍保持在1800kg/KGm³以下。
2. 配合比设计:水泥用量、砂率和水胶比的改变会影响密度。比如,提升水泥用量(比如,从300KG/KG)m³提高到350kg//m³)或砂率(如从28%提升到32%),密度会略有提升(约100-200KG/KG)m³);减少水胶比(如从0.5降至0.45)会降低孔隙率,使密度略有升高。
3. 石料级配和掺量:陶粒的粒度和级配(如持续级配)会影响混凝土密实度。级配好的陶粒能增加很多间隙,降低水泥浆的用量,从而减少密度;相反,级配差陶粒会导致密度提升。
三、实际施工中密度操作要点
在LC15陶粒混凝土浇筑中,应严格控制原料品质(如陶粒的吸水性)≤10%、水泥强度等级≥32.5MPa)、提升配合比(如“低水泥、高陶粒”轻质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技术(如分层浇制,避免陶粒过振),保证规划范围内密度,确保混凝土强度、保温、耐用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