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执行标准体系
高强无收缩灌浆料作为工程加固、设备锚固等场景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管控依赖于完善的标准体系。国内外现行标准主要涵盖材料性能、施工规范及验收要求三大维度,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及行业标准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的技术约束框架13。
国内外核心执行标准对比
主要标准分类及关键指标
标准类型 代表性标准 核心技术要求
中国国家标准 JC/T986-2018 细化为Ⅰ型(通用型)、Ⅱ型(早强型);初凝时间≤120min;28d抗压强度≥60MPa1
中国国家标准 GB/T50448-2015 初始流动度≥300mm;竖向膨胀率≥0.02%;与钢筋粘结强度≥1.0MPa14
国际标准(美国) ASTM C1107 标养28d抗压强度≥70MPa;流动度≥200mm;无明确竖向膨胀率要求1
欧洲标准 EN 1504-6 强调耐久性,氯离子含量≤0.1%;放射性指标需符合GB 6566的A类标准(核电工程)1
中国行业标准 《高性能灌浆材料预拌干混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规定原材料、试验方法及包装运输;明确微膨胀、防离析等配制要求3
特殊工程附加要求
核电工程:需额外满足放射性核素限量符合GB 6566的A类标准1。
动载场景:如风电基础,需采用Ⅱ型早强型灌浆料,且氯离子含量需严格控制在0.1%以内,避免螺栓锈蚀1。
工程实施中的规范要点
材料选择与施工控制
材料选型原则
静载结构(如设备基础)选用Ⅰ型,动载或紧急抢修工程(如桥梁支座)选用Ⅱ型1。
粗骨料型灌浆料最大粒径≤10mm(细骨料型≤4.75mm),需根据灌浆间隙调整1。
关键施工参数
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采用热水拌合(水温≤80℃)或保温养护1。
浇筑工艺:高度超过100mm时需分层浇筑,每层厚度≤50mm,防止离析1。
拌合要求:按水料比0.12-0.14搅拌,机械搅拌时间≥3min,确保流动度达标2。
验收与质量管控
强度验收:现场留样试块28d抗压强度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的±15%1。
膨胀率检测:若竖向膨胀率<0.02%,需整体返工处理1。
耐久性指标:氯离子含量超标(如某风电项目实测0.3%)将导致钢结构锈蚀,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万元1。
典型工程应用案例
应用场景 标准执行重点 案例教训
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需同时满足JC/T986-2018强度要求与GB/T50448流动度指标1] 某项目因未分层浇筑导致强度不均,设备安装后出现沉降偏差
地脚螺栓锚固 粘结强度需≥1.0MPa,且灌浆料需填充至螺栓根部3倍直径范围1] 某桥梁项目因锚固深度不足,螺栓拉拔试验断裂,返工成本超50万元]
地铁隧道加固 需符合EN 1504-6耐久性标准,骨料粒径≤4.75mm以适应狭小间隙1] 某地铁项目因骨料过粗导致缝隙填充不密实,引发渗漏水问题]
标准执行常见问题与解决建议
材料混用风险:不同类型灌浆料(如Ⅰ型与Ⅱ型)不可混合使用,需在施工前核对产品标记3。
环境适应性不足:低温施工未采取保温措施,可能导致28d强度降低30%以上,建议采用电伴热养护1。
验收流程缺失:需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施工过程监控→28d强度复检”三级管控,避免因氯离子、放射性等隐性指标超标引发后期病害1。
通过标准体系的严格执行,可有效保障灌浆料工程应用的性与耐久性,降低结构失效风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