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防水涂料执行标准
环氧树脂防水涂料的执行标准以行业标准为核心,涵盖基础性能、施工技术、要求等多个维度,其中JC/T 2217-2014《环氧树脂防水涂料》是国内该类产品的基础性、通用性技术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非外露场景;针对特定需求(如高渗透、水性、地方工程),还有地方标准(如DB35/T 1906-2020《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通用技术条件》)及团体标准(如T/CBMF 233-2023《水性氟碳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作为补充。
1. 核心行业标准:JC/T 2217-2014《环氧树脂防水涂料》
该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全国轻质装饰与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防水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2014年5月发布,2014年10月实施。其核心内容包括:
术语定义:明确了“环氧树脂防水涂料”(以环氧树脂为主要组分,与固化剂反应生成的双组份反应型防水涂料)、“渗透性”(涂料沿混凝土毛细孔、微裂纹渗入并封闭孔隙的性能)等关键术语;
产品分类:按用途分为普通型(适用于一般防水场景)与高渗透型(适用于混凝土深层渗透、背水面渗漏治理等场景);
关键技术要求:
物理性能:固体含量≥40%(确保涂层致密性),初始粘度≤100Pa·s(适应施工流动性需求),干燥时间(表干≤12h、实干≤48h)(符合工程进度要求),粘结强度(干燥基面≥3.0MPa、潮湿基面≥2.5MPa、浸水处理≥2.5MPa)(保证与基层牢固结合),涂层抗渗压力≥1.0MPa(具备有效防水能力);
施工性能:可操作时间≥30min(保证施工时间内材料未固化),渗透性≥2.00mm(高渗透型要求,能深入混凝土内部);
与耐久性:不挥发物含量≥40%(减少VOC排放),耐化学介质(耐酸性、耐碱性、耐盐性)无开裂、起皮、剥落(适应复杂环境);
试验方法:明确了粘度(旋转粘度计法)、干燥时间(GB/T 1728-1979)、粘结强度(GB/T 50728-2011附录G)、渗透性(混凝土试块浸泡法)等指标的具体测试标准,确保性能检测的一致性;
检验规则:规定了出厂检验(包括外观、粘度、干燥时间、粘结强度、渗透性)与型式检验(每年度至少一次,涵盖全部性能指标)的频次与项目,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性。
2. 地方配套标准:DB35/T 1906-2020《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该标准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0年7月实施,适用于输水管道、地铁管片、房屋建筑等建设工程非外露部位的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其核心是对高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涂料的性能作出更严格的针对性要求:
渗透性强化:要求渗透性≥2.00mm(高于JC/T 2217-2014的通用要求),确保涂料能深入混凝土毛细孔、微裂纹,形成“植根式”防水层;
粘结强度优化:增加了“浸水处理≥2.5MPa”“热处理≥2.5MPa”的要求(模拟潮湿、高温环境),提升涂层在复杂条件下的粘结稳定性;
耐化学介质扩展:除了耐酸、碱、盐外,增加了对“混凝土腐蚀介质”(如水泥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的耐受性要求,适应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特殊环境;
施工适配性:规定了混凝土基面的处理要求(如去除松动颗粒、油污,确保基层坚实、平整),以及涂敷工艺(如分层涂抹、控制厚度),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操作,保证防水效果。
3. 补充性标准
团体标准:T/CBMF 233-2023《水性氟碳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针对水性需求,规定了水性氟碳环氧树脂防水涂料的性能要求(如VOC含量≤50g/L、游离甲醛≤50mg/kg),适用于对要求高的室内或室外场景;
地方标准:DB44/T 1607-2015《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输水管道、地铁管片等建设工程非外露使用的渗透型环氧树脂防水防腐涂料,强调“渗透性”(≥1.50mm)与“防腐性”(耐盐性、耐碱性),补充了华南地区地下工程的特殊需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