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支座灌浆料执行标准
高铁支座灌浆料作为高铁桥梁支座安装的关键材料,其执行标准以铁路行业强制性/推荐性标准为核心,涵盖材料性能、施工适配性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确保支座灌浆料满足高铁工程的高强度、高流动性、无收缩及长期耐久性要求。
1. 核心铁路行业标准:TB/T 2331-2020《铁路桥梁橡胶支座》
该标准是目前高铁支座灌浆料的基础性技术规范,明确了铁路桥梁橡胶支座用灌浆料的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其核心内容包括:
材料分类:按用途分为普通支座灌浆料(适用于一般铁路桥梁支座安装)和高性能支座灌浆料(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对强度、流动性要求更高的场景);
关键性能指标:
流动性:初始流动度≥320mm,30min流动度保留值≥240mm(确保灌浆料能自流平填充支座与垫石之间的间隙);
强度要求:28d抗压强度≥50MPa(部分高铁项目要求≥60MPa,满足支座长期受力需求);
竖向膨胀率:3h竖向膨胀率≥0.02%,24h与3h膨胀值差值≤0.5%(补偿灌浆料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防止支座与垫石之间产生缝隙);
耐久性:氯离子含量≤0.03%(避免钢筋锈蚀)、抗冻性(-15℃~+20℃冻融循环25次,强度损失≤10%)(适应高铁环境的长期使用要求)。
2. 补充铁路行业标准:TB/T 3320-2013《铁路桥梁球形支座》
该标准针对铁路桥梁球形支座的安装需求,补充了支座灌浆料的专用性能要求,适用于高铁球形支座的灌浆施工。其核心内容包括:
流动性要求:初始流动度≥320mm,30min流动度保留值≥240mm(确保球形支座与垫石之间的间隙能被完全填充);
强度要求:28d抗压强度≥50MPa(部分项目要求≥60MPa,满足球形支座的高荷载需求);
弹性模量:≥30GPa(保证支座与垫石之间的协同变形能力,避免因弹性模量差异导致支座损坏);
施工适应性:水灰比不宜大于0.34(控制灌浆料的凝结时间和硬化速度,适应高铁施工的快速节奏)。
3. 国家通用技术规范:GB/T 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该标准作为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通用规范,适用于高铁支座灌浆料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其核心内容包括:
材料性能要求:规定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匀质性指标(如含固量、含水率、密度、细度)、力学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施工性能指标(如流动度、凝结时间、泌水率);
施工工艺要求:明确了支座灌浆料的配比要求(水料比需按产品说明书控制,误差≤±1%)、搅拌工艺(机械搅拌时间≥2min,确保均匀)、灌浆方法(自重法或高位漏斗法,确保浆体充分填充间隙)及养护要求(保湿养护≥7d,避免早期脱水开裂);
质量控制要求:规定了进场检验(如每100t或每工作班取样一组进行抗压强度、流动度试验)、施工过程检验(如每批取样一组进行膨胀率试验)及验收检验(如每300m³或每标段取样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的程序。
4. 地方及企业配套标准(补充性要求)
部分地区或企业会根据高铁工程特点,制定配套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进一步细化支座灌浆料的要求。例如:
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桥墩预制拼装技术规程》(DB37/T 5100-2017):要求预制墩柱与承台、盖梁连接的支座灌浆料需满足28d抗压强度≥100MPa、1d抗压强度≥35MPa、竖向膨胀率0.02%~0.5%,并规定了套筒灌浆料的流动度保留值(30min≥260mm),确保预制构件连接的可靠性;
部分高铁项目企业标准:要求支座灌浆料的早强性能(1h抗压强度≥20MPa)、低温适应性(-10℃环境下仍能保持流动性)及抗疲劳性能(满足高铁列车长期振动荷载需求),进一步提升支座灌浆料的适用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