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修补混凝土裂缝是一种、耐久的修复方法,适用于宽度≥0.1mm的静态裂缝修补,能有效恢复结构强度并防止水分和化学物质侵入。详细的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准备
裂缝评估与标记
使用裂缝测宽仪或塞尺测量裂缝宽度,标记裂缝走向和宽度变化点。
根据裂缝宽度分类处理:
细裂缝(0.1-0.3mm):采用低压注射法。
宽裂缝(>0.3mm):先开V型槽(宽度10-15mm,深度5-10mm)再灌注。
材料与工具准备
材料:环氧树脂修补胶(双组分,按比例混合)、固化剂、石英砂(用于宽裂缝填充)。
工具:角磨机、钢丝刷、真空吸尘器、注射器、灌浆嘴、密封胶、刮刀、防护手套、护目镜。
环境控制
施工温度宜在5-35℃之间,湿度≤85%。
雨天或潮湿环境需采取防雨措施,确保裂缝干燥。
二、裂缝处理
表面清理
用角磨机沿裂缝两侧各100mm范围打磨,去除浮浆、油污和松散颗粒。
用钢丝刷刷洗裂缝表面,再用真空吸尘器或压缩空气吹净灰尘。
开槽处理(宽裂缝)
沿裂缝走向开V型槽,槽深为裂缝宽度的1.5-2倍,确保灌浆材料充分渗透。
槽壁用钢丝刷清理,保持粗糙以增强粘结力。
埋设灌浆嘴
在裂缝较宽处和转折处布置灌浆嘴,间距200-300mm。
用密封胶将灌浆嘴固定在槽底,确保与裂缝连通。
三、密封裂缝
涂刷密封层
用刮刀将环氧树脂密封胶沿裂缝涂刷,形成1-2mm厚的密封层。
密封范围应超出裂缝两侧各50mm,防止灌浆时漏浆。
检查密封性
待密封胶初步固化后,用手指轻压检查是否牢固。
若发现漏气点,需补涂密封胶。
四、配制环氧树脂灌浆料
按比例混合
根据产品说明书,将环氧树脂主剂与固化剂按体积比(如5:1)或重量比混合。
用手提式搅拌器低速搅拌3-5分钟,至颜色均匀无气泡。
控制粘度
细裂缝修补需低粘度浆液(可灌性佳),宽裂缝可添加石英砂调整稠度。
浆液粘度宜控制在15000-20000mPa·s,确保顺利注入。
五、灌浆操作
低压注射法(细裂缝)
将配制好的环氧树脂灌入注射器,连接灌浆嘴。
从裂缝一端开始,缓慢加压(0.1-0.2MPa),观察浆液流动情况。
待相邻灌浆嘴出浆后,用止回阀封堵,继续灌注下一处。
压力灌浆法(宽裂缝)
使用灌浆泵,压力控制在0.3-0.5MPa。
从下至上、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灌注,避免中断。
待浆液从顶部灌浆嘴溢出时,停止加压并封堵。
六、固化与修整
固化时间控制
初凝时间约2-4小时,完全固化需24-72小时(依温度而定)。
固化期间避免振动或荷载,保持环境通风。
表面处理
固化后,用角磨机打磨多余胶体,使表面平整。
宽裂缝修补处可涂刷与混凝土颜色相近的涂料,提升美观性。
七、质量检验
外观检查
修补面应平整、无气泡、无裂纹,与原混凝土衔接自然。
粘结强度测试
抽样进行拉拔试验,粘结强度应≥2.5MPa。
渗水试验(防水要求)
修补后24小时,喷水检查是否渗漏。
八、注意事项
防护
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挥发物。
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
材料浪费控制
按需配制浆液,避免固化后浪费。
未用完的浆液需密封保存,24小时内可再次使用。
特殊环境处理
低温环境(<5℃)需加热基材至15℃以上,或选用低温型环氧树脂。
潮湿基材需用酒精或丙酮擦干,或采用水性环氧树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