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胶泥操作步骤详操作方法
一、施工前准备
1. 基层处理:开工前,应彻底解决板才(混泥土、金属、墙面等)表面的油迹、灰尘疏松颗粒。),并用高压水枪清洗干躁;阳角线滚成弧型(半通过≥20mm),提升胶泥与基材的粘合力;假如板才有裂缝,(≥0.2mm),用环氧树脂胶泥提早修补工整。
2. 材料及工具准备:依据施工规定准备充足的环氧树脂水泥(A、B组分,部分产品含C组分);工具包含搅拌器(电动/手动)、刮刀、刮尺、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3. 自然条件:施工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0-30℃(10℃下列需采取保温措施,30℃之上需加强通风);空气湿度≤80%防雨或潮湿环境(底层含水量)≤6%,若含水量高,运用热风机烘干)。
二、胶泥配备
1. 占比要求:严格遵守产品手册的重量比(如A):B=2:1或3:1、部分三组分产品为A:B:C=1:3:16)秤重环氧树脂(A)、固化剂(B组分)和可选填料的总数(误差)≤1%)。
2. 搅拌过程:将A组分倒进洁净的容器中,然后倒入B组分,应用电动搅拌机(转速)≤300转/分钟)沿同一方向搅拌10-15分钟,直到颜色均匀无结块;(≤0.5kg)还可以人力搅拌,但需要充裕;搅拌时避免渗入汽体(防止汽泡伤害密封效果)。
3. 疑难问题:混和水泥应选用目前(25℃适用期约30-45分钟),尽量减少干固态;假如水泥变稠,可加入少量独特稀释剂(如甲苯)作出调整,但需要产品简介。
三、胶泥施工
1. 擦洗施工:用刮刀或刮板均匀涂抹在处理好的板材表面,厚度控制在1-2mm(空隙较宽或加固部位可适当增加薄厚,如≤5mm);擦洗时应连续操作,避免间距太长导致粘结欠佳;从底部往上擦洗,防止爆出。
2. 改善层解决方法:关键部位(如厂房、沿海地区严重墙面浸蚀),擦抹玻璃纤维纱、碳纤维布等增强材料;增强材料应与水泥充足粘合(用罗拉滚压几回,排出汽泡),保证改善层和板形成整体。
3. 密封解决方法:如用于间隙或插头密封,应沿间隙或插头表面涂环氧树脂密封剂,造成宽2-3cm、厚度1-2mm的密封层,遮盖间隙及周围2-3cm范畴;密封时要连续运行,避免汽泡或空隙产生。
四、干、固、维护
1. 初凝:初凝受操作温度影响很大:25℃时,水泥最后凝结约60分钟(轻度触碰),24钟头达到设计强度;10℃时,最后凝结约2小时,72钟头达到设计强度;温度太高(>40℃)会加快凝固,但可能引起内部汽泡,气温低(<5℃)可缓解凝固,甚至不能凝固。
2. 维护要求:凝固期内严禁震荡(如踩踏、摆放挂坠),维持环境湿冷(遮盖塑料膜,立即撒水),避免干躁干裂;维护到期(一般7天)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如墙砖、漆料)。
五、质量控制及疑难问题
1. 质量控制:施工环节中每300-5000㎡制做一组试块(100mmm)×100mm×100mm),查验胶泥的抗压强度(≥90%设计强度);检修期满后开展质量检验:① 目测法(胶泥层无蜂窝、孔、摆脱等问题);② 敲打法(用小锤轻轻敲打,声音清晰表明粘合密实);③ 压水试验(针对关键部位,压力为灌浆压力的70%-80%,无渗漏为合格)。
2. 疑难问题:
材料贮存:未开封的环氧树脂胶泥应保存在5-25℃的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开封后尽早应用(1个月之上必须检查是否干躁固定,若有结团或退色无法使用)。
施工:施工团队应配戴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口罩),避免黏合剂接触皮肤或双眼(假如触碰,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就诊);严禁烟火(环氧树脂为易燃材料,施工当场应远离火源)。
配胶操作:严格遵守占比A、B组分,避免占比失调危及粘接强度;混合后的水泥要充分搅拌,确保无结块。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