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环氧砂浆起泡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底层疏忽、材料配制错误、施工条件操作不良或操作工艺因素造成的。根据不同起泡原因的具体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第一,泡沫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 底层含水量过高
原因:底层不自然干燥,环氧砂浆干燥过程中水分挥发产生气泡。
解决方法:
检测含水量:使用含水量检测仪对底层含水量进行检测,确保其低于4%。
干燥处理:如果含水量超过标准,需要通过加热、通风或使用抽湿机加速干燥,必要时涂上水性环氧底漆进行封闭。
再施工:如果出泡严重,需要清除出泡部位,待底层自然干燥后再施工。
2. 原料配制不正确
原因: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比例不当,导致反应不全或固化速度异常。
解决方法:
严格配制:根据产品手册精确称重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使用电子称保证比例精确。
搅拌均匀:选用机械搅拌器充分搅拌,防止部分配制出错。
废旧异常材料:如果施工部分出现气泡,需要清除后重新配制材料施工。
3. 施工条件操作不佳
原因:温度过高会导致溶剂蒸发过快,或者湿度过高会导致水分凝固。
解决方法:
温度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0℃,避免高温或低温施工。
湿度控制:空气湿度应低于85%,必要时应使用抽湿机或空调进行调节。
通风管理:保持通风稳定,但防止溶剂因风力过大而迅速蒸发。
4. 操作技术难题
原因:粉刷过厚,滚漆不均匀或未及时破乳。
解决方法:
分层施工:选用薄涂多次的形式,每次厚度不超过1mm,待前一次完全固化后再施工下一次。
均匀粉刷:采用专业滚筒或喷涂设备,确保涂层均匀无沉积。
立即破乳:完成后用破乳辊或扎针工具轻轻滚动,释放气泡。
第二,修复过程
去除气泡部分:
在露出牢固的底层之前,使用磨光机或灰刀彻底清除出泡、空鼓的环氧砂浆层。
基层处理:
清除灰层、油污等残渣,修补缝隙或孔洞,确保基层整齐、干燥、不松动。
再一次粉刷面漆:
粉刷水性或油性环氧底漆,提高底层与环氧砂浆的附着力,封闭底层水分。
刮糙环氧砂浆:
环氧砂浆按正确比例配置,采用分层刮糙的方式施工,每次厚度控制在0.5-1mm。
使用破乳辊或扎针工具立即破乳,保证镀层整齐无气泡。
抛光和清洁:
在环氧砂浆完全固化后,用砂纸或打磨机打磨,消除表面毛边和不平整。
使用吸尘器或湿布清洁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残留。
粉刷油漆:
在进一步封闭表面微孔的同时,根据需要粉刷环氧面漆,提高耐磨性和美观性。
第三,预防措施
严格的基层处理:
施工前,对底层含水量、平整度和强度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施工标准。
改进材料类型:
选用低气泡、高流平性的环氧砂浆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气泡。
改进施工管理:
培训队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和破乳方法,防止误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维护镀层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泡沫问题。
环境监测与调整:
施工前后不断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必要时采取加热、除湿等措施。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