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气温较低,会伤害植筋胶的固化速度、流动性和粘合力特性。冬天应采用专用低温植筋胶,严苛施工工艺,保证锚固效果。
1、冬天植筋胶的关键选择要求
1. 低温适应性:首先选择-10℃以下可施工的改性环氧树脂植筋胶(如部分注明的“冬天施工”),通过添加抗冻剂、增韧剂等成分,保证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挤压性、拌匀性与凝固反应活性。
2. 特性稳定性: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A级胶的要求,具备抗冻性(硬化后可承受-40℃冻融)、高粘接强度(钢-混泥土粘接抗拉强度)≥3.0MPa)、耐用性(设计使用期限(设计使用期限)≥50年)。
3. 施工便捷性:冬天胶体易变稠,宜选用触变性好产品(如高触变型植筋胶),便捷竖直、水平或倒垂孔施工,避免流动;同时,配胶占比应普遍(如3):1或2:1),降低数据误差。
二、冬天植筋胶施工关键点
1. 施工温控:
工作温度:施工当场均值温度规定≥5℃,如果低于5℃,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加热胶体(30-50℃),严禁直接加热A成份(防止结晶损害)。
导向部位:如果环境温度小于-5℃,导向部位(如混凝土板)应加热到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以保证胶体在干燥和干固环节中遭受低温的抑止。
2. 胶体处理与配胶:
冬天,A成份容易结晶变稠。使用中,应先A胶浴加热到50℃上下(避免超出60℃)。结晶消除后,拌匀,对胶水特性无影响。
严格遵守产品手册的重量比(一般为2:1或3:1)配胶,机械搅拌(如电锤) 拌和齿)保证对称,避免汽体渗入产生气泡;冬天搅拌时间应增加3-5分钟,以保证成份完全融合。
3. 植筋操作细节:
清孔:开洞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孔里的粉尘,然后换刷子持续清理(3-5次),再换棉布蘸甲苯擦洗孔边,保证孔里干躁无杂物(冬天孔里潮湿会延长初凝)。
钢筋除锈:钢筋锚固长度范围之内生锈和油迹应完全消除(新钢筋应抛光青色氧化层),直到曝露金属纹理,提升与胶体的粘合力。
补胶和植筋:竖直孔可直接将胶水引进孔底,再插入钢筋;水平孔或倒垂孔应选用水准孔或倒垂孔Φ6细钢筋配合橡胶垫捣胶,或用电锤冲击将钢筋慢慢送往孔底,保证胶体圆滑(插入后周边必须少许塑胶外溢)。
4. 凝固与保养:
冬天初凝提升:工作温度约5℃时,凝固48钟头后才能承担设计荷载;当温度较低时,应延至72小时以上(严禁初期震荡)。
保养期内,锚固位置应保温(如遮盖棉被、塑料膜),避免温度巨变(如寒流腐蚀),防止胶体内部缝隙。
三、冬天植筋胶施工常见问题
1. 贮存要求:植筋胶应密封存放阴凉干燥处(温度0-40℃),冬天应避开暖气和用火,避免胶体冻洁(冻洁后特性会下降)。
2. 配胶量操纵:冬天胶体固化速度慢,每次配胶量不宜过大(提议配胶量操纵≤5kg),避免未使用的胶体因长时间摆放而干躁干固。
3. 人员维护:未成形的植筋胶对肌肤和眼睛有刺激性。施工时需要戴手套和护目镜。不小心碰了,得用许多清水冲洗。
4. 拉拔试验:冬天植筋后,必须在凝固期满(如5℃下列4天)后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查验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载入至钢设计力值,确保无挪动或受损)。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