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压浆施工的关键点和疑难问题
冬天灌浆施工应充分考虑材料特点、环境控制与维护策略,为应对低温对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下列从施工前准备、材料种类、现场操作和维护管理四个维度做出说明。
一、开工前的关键准备工作
冬天规范分辨
当施工工地昼夜均值温度不断3天低于5℃或最少温度低于-3℃时,应运作冬季施工方案2。
环境预处理消除施工现场的储水、风雪,修建临时保温设备(如温室),保证材料堆积和工作面温度不少于5℃12。
加热和查验材料
假如材料温度低,能够用清水(不超过80℃)搅拌,以提升初始温度,但要注意的是,水温过高可能会致使水泥假凝2。
二、材料种类及性能要求
采用抗冷压浆料
最先,选择具有抗冻性能的快速凝固压浆材料,以适应在负温环境下维持流动性和强度提升的规定。比如,冬天注浆材料能够通过添加防冻液来减少零度,并短时间激起15个强度。
关键性能指标
临界强度:浇浆后,受寒前应达到25MPa抗拉强度,以抵御冻害2。
流通性:通过调整水灰比或添加外加剂,确保料浆在低温下仍能达到施工标准(如出机流通性380-410mm)4。
三、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搅拌和浇筑操作
挑选快速搅拌机(转速不少于1000r///转速不少于1000r/min)搅拌时长不少于4分钟,保证材料搅拌均匀。
浆体进模温度不宜超过30℃,避免因温度巨变导致间隙2。
防寒抗风策略
浇制后马上遮盖裸露部位,在迎风面设定档风屏障,防止狂风导致表面少水开裂25。
严禁违规操作
假如压浆料在搅拌后丧失流动性,不能二次加水,应立即废旧4。
四、维护管理核心要求
保温保湿双确保
维护工作温度应保持在5℃~10℃,最少14天,可覆盖保温材料(如棉被、电动床垫),并立即撒水保持湿润21天。
如果使用暖棚保养,需要检测内部温度,避免昼夜温差过大。
强度监控和拆板机遇
不可拆卸的保温设备在符合25MPA临界强度前,应依据构造荷载和温度规范综合考量拆模时间,参考《冬季施工规程》(JGJ104)2。
五、风险规避与质量控制
四防规范:重要防寒(工作温度)、抗风(表面开裂)、防冻(临界强度)、防间隙(温度应力)2。
材料兼容性:严禁擅自掺加非特殊外加剂(如不同型号的A/B混合物),避免管道堵塞或强度异常。
通过以上策略,能够降低冬天施工对注浆质量的影响,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