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柱加固灌浆材料
钢柱钢筋灌浆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材料,用以钢结构柱脚的钢筋和二次灌浆,以保证柱脚和基础间的较深接触和结构稳定性。钢柱钢筋灌浆材料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
一、材料要求
1. 高强无收缩灌浆材料:
构成:由独特石料(临界粒度)构成≤4.5mm)、特种水泥、纳米微粉、功能性外加剂等经严苛调料,预混匀称。
特点: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之上,28天抗压强度乃至可超过65MPa。
自流性好:自流性强,可添加全部空隙,达到设备二次灌浆的需求。
微膨胀:微膨胀,确保系统和基础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
高粘接强度:与园钢握紧的包裹力不少于6MPa。
冬天施工:允许在-10℃的温度下开展室外施工。
耐用性强:通过上百万次疲劳试验和50次冻融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
抗裂度:克服了加水量不确定、操作温度转变、维护条件限制等因素引起的裂痕状况。
抗离析:克服了当场需水量大引起的离析现象。
运用:适用设备基础、地脚螺钉等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及其钢结构(如铁轨、钢架、钢柱等)与基础交叉连接的二次灌浆。
二、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基础处理:清除设备基础表面,无碎石、浮浆、尘土、油渍、脱膜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设备基础表面要充分湿冷。灌浆前1小时应吸收水。
材料准备: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保证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 明确灌浆方式:
依据设备基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浆方式,可采取“自重法灌浆”、“上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开展灌浆,以确保浆体能充足导入到每个角落。
3. 支模:
依据创建的灌浆方法与灌浆施工图架构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面最少50mm,模板必须牢固坚固,避免松脱和跑浆。
4. 灌浆材料的组合:
加水量按灌浆料净重12%-14%混和,水温为5%~40℃为宜。机械搅拌时间一般为10℃。~2分钟。
5. 灌浆:
灌浆材料依据预埋灌浆口向柱与钢螺帽间的缝隙引进,直到上边蒸气充满并排出,保证无裂缝。
6. 保养:
灌浆结束后30分钟内喷撒保护膜或遮盖塑料膜,遮盖岩棉被进行养护,或在灌浆层完成后马上撒水保湿。
三、标准规范
1. 设计要点:
选用外包糟钢加固法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采取措施拆卸或大部分拆卸效果在原结构上的活载。
测算正截面承载力,要了解型钢结构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引入的混泥土承载力提高指数。
2. 施工标准:
表面解决:清除立杆表面的尘土、油迹、疏松混凝土等残余物,用研磨机打磨。原构件混泥土截面的视角应打磨成半经不低于7mm的弧型。
钢材加工组装:依据设计图,将钢材切割到特殊长短,弯曲成适宜的柱状。在柱上打孔时,应依据设计要点确立打孔部位、深度和直径,安装螺栓应牢固。
灌浆工作:依据预留灌浆口向柱与钢螺帽之间的缝隙引进灌浆材料,直到上边的蒸汽充满并排出,保证无裂缝。
防锈:糟钢表面(含混泥土表面)应擦抹薄厚不低于25mm的高强度抹灰砂浆(钢丝网抗裂)做为防护层,也可采用别的抗腐蚀、防火的饰面材料的保护。
3. 验收要求:
外观检验:查验钢筋区域的外型。钢材表面应光洁无锈,耐候胶应圆滑无裂纹,焊接位置应均匀圆滑,无气孔、焊疤等问题。
通过以上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可以确保钢柱加固灌浆材料的施工质量,做到构造的承载力和耐用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