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环氧树脂填缝剂的使用应根据具体施工场景(如裂缝类型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主要分为刮擦法和压力灌浆法。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综合整理多个证据:
一是通用施工工艺
1. 基层处理
用压缩空气或丙酮擦拭去除裂缝表面的浮灰、油污和松动颗粒,确保基面干燥、坚固。
对深裂缝(>0.5mm)必须凿槽或设置灌浆嘴;裂缝需双向处理。
2. 材料配制
配比:根据产品说明混合双组分(A:B),常见比例为 3:1或 4:需精确称量。
搅拌:将两种成分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充分搅拌至颜色均匀(3-5分钟),避免起泡。
注意事项:
操作时间:受温度影响明显(25℃时约40分钟),需要随时使用:
| 温度 | 5℃ | 25℃ | 35℃ |
||||||
| 可操作时间 | 1小时 | 40分钟 | 20分钟 |
稀释剂:如粘度过高,可加入适量丙酮或特殊稀释剂。(≤10%),降低粘度,便于灌注。
单次配胶量:不超过500g~2kg,防止提前固化。
第二,施工方法的选择
(一)刮涂法(表面封闭)
> 适用场景:宽度≤浅裂缝1.5毫米或表面封闭。
1. 涂层基层处理剂:增强粘结力。
2. 分层刮涂:
一层:用刮板批刮胶体,厚度0.5~1mm,均匀覆盖裂缝。
二层:待表干后(约1~2小时),垂直刮涂,总厚度1.5~2mm。
3. 检查修补:检查每层表干后是否漏涂或鼓包,及时修补。
4. 保护层:刮涂后可作为保护层或铺设胎体增强材料。
(二)压力灌浆法(深度修复)
> 适用场景:深层裂缝宽度0.05~1.5mm。
1. 粘贴注胶底座:
沿裂缝交错,端部和每一部分。 15~25cm 间距贴胶嘴(裂缝宽度越小,间距越密)。
用密封胶(如G胶)固定底座,确保密封严密。
2. 封闭裂缝:
注胶嘴间的裂缝表面用密封胶密封,宽度≥5cm。
在封缝后1~2天内进行试漏检查。
3. 压力注浆:
注射压力:保持 0.2~0.4MPa 稳定压力。
注射顺序:从下到上,由深到浅,单孔或群孔灌注。
停止标准:相邻注胶嘴溢胶,吸浆率<保持压力5~10分钟/0.1Lmin。
4. 清洁和固化:
取下注胶器,用丙酮清洗设备。
初凝后(约24小时)去除注胶嘴,需完全固化。 5~7天。
三是重点注意事项
1. 环境要求:
施工温度≥5℃,潮湿环境需选用可湿面施工产品。
冬季避免雨淋,暴晒,防冻。
2. 防护:
操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以免吸入灰尘。
3. 质量验收:
固化检验:7天后钻取芯样(直径)≥50mm),如果在混凝土内部或界面上发生损坏,在劈裂抗拉试验中,≤15%,视为合格。
压力试验:当注胶压力低于0.2MPa时,需要更换产品。
4. 特殊工况:
道路裂缝:需开槽清洗,灌胶后撒砂养护。
大规模修补:分段施工,及时维护。
材料的储存
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
A、单独存放B组分,避免混合。
> :改性环氧树脂填缝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比例、温度和工艺要求进行。浅裂纹应通过刮擦密封,深裂纹应通过压力灌浆保证渗透。施工结束后,应充分固化验收,以保证持久可靠的修复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