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国家标准
1. GB/T 31296-2014《混凝土防腐阻锈剂》
归口与发布: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7)归口,国家质检总局(AQSIQ)和国标委(SAC)联合发布,2014年12月5日发布,2015年10月1日实施。
适用范围:针对硫酸盐、氯盐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如海港、盐渍土地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主要内容:
术语定义、分类、一般要求;
技术要求:抗硫酸盐性能(抗蚀系数≥0.85、膨胀系数≤1.50)、抗氯离子渗透性(氯离子迁移系数比≤100%)、钢筋阻锈性能(盐水浸烘后钢筋锈蚀面积减少≥95%);
试验方法(参照附录A及JC/T 1011等);
包装、贮存(40kg编织袋包装,密封干燥环境下保质期1年)。
2. GB/T 33803-2017《钢筋混凝土阻锈剂耐蚀应用技术规范》
归口与修订:全国腐蚀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81)归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现行版本2017年发布,目前正在修订(计划号20233025-T-606,修订周期2024-2025年)。
重点内容:规定阻锈剂的耐蚀应用技术指标及工程验收要求。
二、配套行业及技术规程
1. JT/T 537-2018《钢筋混凝土阻锈剂》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锈剂产品性能要求。
2. JGJ/T 192-2009 & YB/T 9231-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
分别针对建筑工程和冶金行业,规定阻锈剂应用的技术细节(如掺量3-5%、盐水浸渍无锈蚀等)。
3. JC/T 1011-2006《混凝土防腐剂》
建材行业标准,被GB/T 31296引用,明确抗硫酸盐性能指标(如抗蚀系数≥0.85)。
三、关键性能指标(综合要求)
1. 防腐性能:
抗硫酸盐侵蚀:抗蚀系数(k)≥0.85(新版要求≥0.90),膨胀系数≤1.50。
抗氯离子渗透:氯离子迁移系数比≤100%。
2. 阻锈性能:
盐水浸烘试验:钢筋锈蚀面积减少≥95%;
干湿冷热循环60次后无锈蚀。
3. 物理性能:
掺量:胶凝材料重量的3-6%;
凝结时间差:-90~120分钟;
抗压强度比:7d≥90%,28d≥100%。
四、禁用与注意事项
亚硝酸盐类阻锈剂:禁止用于预应力混凝土(GB 50046-2008)。
保质期:通常1年(密封干燥环境),部分产品达3年。
标准动态:注意GB/T 33803-2017正在修订,新版本可能调整技术指标。
五、标准体系特点
协同性:GB/T 31296整合了ASTM国际标准(如ASTM G109)及国内多行业规范。
分类明确:分"防腐"(抗硫酸盐)和"阻锈"(抗氯盐)两大功能。
行业覆盖广:涵盖建筑、交通、冶金、海港工程等。
综上,防腐阻锈剂国家标准以GB/T 31296-2014为核心,配套多个行业应用规程和技术规范,形成完整体系。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工程环境选择对应标准,并关注标准修订动态。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