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植筋胶是用于锚固钢筋或螺栓、混泥土、岩层等木材的耐候胶,其应用需要严格的工艺流程,以确保锚固强度工程。具体操作方法:
1、现场作业前准备
1. 成品产品检测
查验植筋胶为成份(A成份:树脂、B成份:硬化剂),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显著时限是否在显著期内(一般为12-18个月)。
查验钢筋规格(孔径、材料)与打孔孔径是否匹配(参考依据:打孔孔径=钢筋规格 4-8mm,如Φ16钢筋对应孔径Φ20-Φ22)。
2. 工具准备
钻孔工具:电锤、冲击钻(具备变速功效,避免板才过多震动毁坏)、钻头(合金钻头,匹配打孔孔径)。
清孔工具:刷子(硬毛)、气泵(或电吹风)、棉丝(或无尘布)。
配胶工具:拌和容器、搅拌棒(或电动搅拌器)、胶枪(或手动注入枪)。
辅助工具:钢筋除锈工具(砂纸、钢刷)、米尺、记号笔、规范仪。
3. 板才解决
查验现场作业部位混凝土强度≥C20(若为岩板,则需确保无风化、缝隙)。
表面清理:消除板才表面的浮浆、油脂污染物、疏松层,必要时打磨机抛光工整。
二、关键当场工作流程
1. 打孔定位标识:依据设计图标志打孔位置,确保间距和深度符合规定(锚固深层一般为钢筋型号的10-15倍,如Φ16钢筋需钻160-240mm深)。
打孔操作:在板表面竖直打孔,避免倾斜;如遇钢筋或管道,需再度挪动打孔(挪动间隔)≥50mm)。
深度查验:用卷尺测量深度,确保符合要求规范,过浅会导致锚固力不够。
2. 清孔(关键工艺,直接作用粘接强度)
第一步:吹孔:用高压气泵(或电吹风)吹出孔里的粉尘、碎渣,持续3-5次。
第二步:刷孔:用硬刷清理孔边,消除附着的粉尘,再换换气泵吹整洁,反复2-3次。
第三步:验孔:用手电筒直接进孔里,确保无明显粉尘和蓄水(假如潮湿,用热风机干躁,含水量高≤6%)。
3. 钢筋解决
除锈:用砂纸或钢刷消除钢筋表面的锈迹和油脂污染物,直至暴露的金属绵软光亮。
抛光:假如钢筋顶部有毛边,应工整抛光,避免插入时刮伤孔边。
4. 配胶按级配合比例混合:按产品手册(一般AA)混和::B=2:1或3:1、重量比),将A、B成份倒进清理容器里。
拌和一致:用搅拌棒顺时针快速搅拌3-5分钟,直到颜色一致,无图案(电动搅拌器更有效率),留意刮擦器皿底部和边沿,避免混和不匀。
适用期操作:配置粘合剂需在可用期内应用(25℃时约30-60分钟),超时凝固失效。
5. 补胶与植筋
补胶:用胶枪慢慢将粘合剂引进孔里,补胶量是深度的2/3(避免过多外溢),竖直补胶可减少汽泡。
假如孔位在立面或顶端,应确保粘合剂不流动(环氧植筋胶一般具有触变性)。
植筋:将处理好的钢筋慢慢旋转,插进孔里,直至达到设计深度,过程中会有少量粘合剂外溢(通常情况下,确定孔里充满胶水)。
插入后,轻轻旋转钢筋2-3圈,确保粘合剂与钢筋、孔边充分接触,避免汽泡残余。
6. 凝固保养
静态凝固:植筋后24小时内避免震荡钢筋(禁止撞击和加载)。常温(25℃)下凝固24钟头可达到基本强度,7天可达到设计强度。
低温维护:环境温度低于10℃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如涂棉被),提升初凝(5℃时约72钟头)。
三、当场操作要点
1. 保养:戴手套、护目镜,避免粘合剂接触皮肤(如触碰,用酒精擦拭后用清水冲洗)。
2. 自然条件:
现场作业温度在5-40℃,雨天或板才表面存水时禁止现场作业。
自然通风欠佳环境应加强自然通风,避免挥发性吸进。
3. 质量检验:
固化后,查验钢筋是否牢固,可用扳子轻轻拧上。
按照标准开展拉拔试验(非破坏性试验,拉力试验,≥90%的设计值)。
4. 剩下胶解决:未使用的粘合剂不能倒回原包装,固化后做为建筑垃圾处理。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
锚固力不够:因为清孔不到位或粘合剂有气泡,必须严格执行清孔工艺,补胶时操作迟缓。
粘合剂流动:配胶级配合占比错误或混和不匀,应按说明书精确配合比,确保混和一致。
钢筋不能插进:打孔孔径太小或钢筋锈蚀太厚,需重新打孔或处理钢筋。
可确保环氧植筋胶具备最好锚固效果,适用建筑结构加固、预埋件安装、设备固定等场景,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等标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