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胶和植筋胶是工程中常用的结构粘合剂,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接合。然而,它们在成分、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上有显著差异。以下是从多个维度的具体比较:
第一,核心定义和成分
灌注胶
高粘度粘合剂,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由硬化剂、增韧剂、填料等组成。,通常是双组分(A组分树脂+B组分硬化剂),混合后呈流态或糊状,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和粘结强度,主要用于密实结构间隙并传递荷载。
植筋胶
同样,添加增强剂、触变剂等。以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材,多为双组分,混合后呈膏状或糊状,触变性强(不易流动)。专门用于钢筋、螺栓等固件和混凝土基材的锚固,固件和基材通过附着力生成整体。
关键特征的差异
| 特性指标 | 灌注胶 | 植筋胶 |
||||||||||||||
| 流动性 | 高度(混合后可以自流平,可以渗透到细小的间隙) | 低(触变性强,垂直面施工作业不易流动) |
| 粘结强度 | 混凝土、钢材等基材粘结强度高(一般)≥30MPa),重点关注触摸面的整体粘结 | 钢筋与混凝土的锚固附着力突出(拉拔强度符合GB) 50367标准),重点机械咬合固件和基材+化学粘结 |
| 固化速度 | 中等(一般24小时初固化,7天完全固化) | 快速(部分快固型2小时可承载,适用于紧急施工作业) |
| 适用于间隙宽度 | 适用于较宽的缝隙(例如1~10mm,甚至更大) | 适宜窄缝(植筋孔与钢筋间隙通常≤5mm) |
| 抗特性衰退能力 | 优良(抗湿热,抗疲劳,适用于长期受力结构) | 优良(满足结构加固长期应用要求,设计使用寿命超过50年) |
适用场景区别三
典型的灌注胶用途
1. 结构裂纹修复:密实混凝土构件(梁、板、柱)受力裂纹或非受力裂纹,恢复结构整体性。
2. 钢材与混凝土粘结:如钢包混凝土、钢骨架与混凝土的灌注粘结,确保两者的协同受力。
3. 预制构件接合:预制梁、柱、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接缝灌注,实现构件刚性接合。
4. 设备基础灌浆:精密设备与混凝土基础结构之间的间隙灌注,传递设备荷载。
典型的植筋胶用于
1. 钢筋锚固:在现有混凝土结构中钻孔,植入新钢筋(如新梁、柱接合、基层墙体拉结筋),用植筋胶粘固定。
2. 螺栓固定:设备地脚螺栓、幕墙埋件螺栓的锚固,取代了传统的预埋方式。
3. 结构层压/改造:旧房改造中新增构件与原结构钢筋接合,如阳台扩建、楼板加厚等。
四是施工作业工艺的差异
| 施工作业环节 | 灌注胶 | 植筋胶 |
| 基层处置 | 清洁间隙内的浮灰、杂质,必要时高压清洗;封闭间隙两侧,预留灌注口和排气口 | 钻孔(直径比钢筋大4~8mm),清孔(用刷子+气泵清除灰尘,确保孔内清洁无水) |
| 混合成品材料 | 按级配合比例混合A、B组分,搅拌至颜色一致(需要防止气泡),必要时真空脱泡。 | 按等级配合比例混合,搅拌至一致(由于触变性强,需要充分搅拌,以确保完全固化) |
| 施工作业方式 | 采用压力灌注(注射器、灌浆泵)或重力自流,从低处灌注,从高处排出,确保缝隙充满空隙。 | 用专用胶枪将胶水注入孔中(填充孔深2/3),然后插入钢筋,旋转排出气泡,保证胶层包裹钢筋。 |
| 固化养护 | 常温保养,防止干扰;垂直或顶面施工作业需要防止流动,必要时用支撑固定。 | 固化期间禁止搅动钢筋,常温下24小时后可轻载,7天达到设计强度。 |
五、:核心差异和选择原则
核心区别:灌注胶以“密实缝隙,传递整体荷载”为核心,依靠高流动性渗透;植筋胶依靠触变性和锚固力,以“锚固固件,实现机械接合”为核心。
选择原则:
如果需要处理结构间隙、接合构件或传递面荷载,选择灌注胶;
如果需要固定钢筋、螺栓等固件,实现点式锚固接合,选择钢筋胶。
两者都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根据相应的场景匹配特性指标(如强度、固化时间、环境适应性),50367要求施工作业。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