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速干自流料现场作业需经过底层解决、成品材料混和、浇筑铺装、详尽收集专业维护等步骤,简单介绍:
一、前期准备和现场勘察
底层解决:对原混泥土底层开展凿毛处理,清除表面松散颗粒和凹凸位置。
彻底清除路基构造表面,确保无碎石、浮浆、灰尘、油污等残渣。
湿冷的底层混泥土表面,但浇筑前需要吸收储水,维持底层表面湿冷但无积水,有益于自流料的流动和粘接。
现场勘察:对井盖和周边地面情况进行评估,确立需要修复的范畴。
切割工作精确,保证现场作业顺利开展。
凿除破损的井盖及周围路面成品材料,清除沉淀。
二、成品材料混和
成品材料准备:
将细粉和石头按1:1或1:0.8级配合比混和,石料规格在于检修深层。
准备适量的水,一般占商品重量9%。5%~15%(相应级配合占比按产品手册调节)。
搅拌过程:用强制搅拌机搅拌,保证搅拌一致无结块。
搅拌时长应控制在3~5分钟内,避免过多搅拌或欠搅拌。
搅拌地址应尽量靠近现场作业点,以减少运输中成品机器的离析和水分毁坏。
每次搅拌量应依据相关要求作出调整,搅拌材料应在规定时间内(如15分钟或30分钟)应用,避免成品材料因摆放时间太长而失去流通。
三、浇筑摊铺
支模及保护:
在现场作业部分进行支模工作,确保施工作业区域的准确区划。
设定窖井盖套膜,临时保护井盖,避免施工过程中自流料对井盖造成污染或受损。
浇制过程:将搅拌好的自流料慢慢倒进修复区,运用自流平特点密实空隙。
深层较大的地区,可分层浇筑,各层深层不超过10cm,待初凝后再浇筑下一层。
在浇筑环节中,要确保自流料能自流,充满全部模版空间,不用振捣。
十分重视自流料的流动状态,及时改正铺装速度与角度,避免成品材料堆积或缺口。
四、细腻收面
收面解决:自流料初凝后,用刮刀或刮板等工具对修复表面开展抹平、收光解决。
消除气泡和凹凸,保证修复后的井盖与周边路面完美融合。
抹光解决(可选):
根据需求,对修补表面开展抹光解决,以增强与后表面的粘合力。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