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防水层是以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为成品材料构建的防水功能层,通过成品材料自身的高粘附特性、防渗入能力和变形适应性,阻隔水分渗入,保护建筑结构免受水腐蚀。其兼具水泥基成品材料的刚性与聚合物的变形适应性,适用于多种建筑部位的防水工程。以下从成品材料特性、适用场景、施工作业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具体说明:
一、成品材料特性与核心优势
1. 成品材料组成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以水泥(如普通硅酸性物质盐类物质水泥)、细骨料(石英砂)为主要基料,添加高分子聚合物胶乳(如丙烯酸性物质酯、乙烯-醋酸性物质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及助剂(消泡剂、分散剂等)配制而成,通过聚合物密实水泥颗粒间的毛细孔,生成致密防水层。
2. 核心特性
防水抗渗:抗渗压力≥0.6-1.5MPa(Ⅰ型/Ⅱ型),能显著阻隔明水或潮湿空气渗入,防水层深度通常为2-5mm即可满足一般要求。
粘附特性强:与砼、砖石等基层粘结强度≥1.0-1.5MPa,可牢固附着于疏松或平整基层,无需复杂触碰面处置。
柔韧抗裂:断裂延伸率≥6%-8%,能适应基层微小变形(如气温收缩、轻微沉降),预防防水层开裂失效。
持久性:耐碱性物质、耐老化,服役年限≥10-15年,减少后期维修成本。
性:水性体系,无味,VOC含量低,符合室内标准。
3. 与普通防水涂料的区别
普通防水涂料(如聚氨酯、JS涂料)以有机成膜物质为主,弹性好但耐穿刺性较差;而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为无机-有机复合体系,刚性更强,耐穿刺、耐磨损,适合长期受压或基层变形小的部位。
二、适用场景
1. 地下设施防水
地下层空间侧墙、底板:阻隔地下水毛细作用或明水渗入,预防基层墙体返潮、发霉或钢筋腐蚀。
隧道、人防工程:预防地下结构长期受潮引起的砼碳化、结构强度下降。
2. 建筑围护结构防水
外墙内侧:阻断室外潮湿空气或雨水渗入到室内,尤其适用于南方高湿地区或沿海盐类物质雾环境。
屋顶女儿墙内侧:预防屋顶积水渗入到基层墙体内部,预防基层墙体渗漏。
3. 室内潮湿区域防水
卫生间、厨房背水面:作为防水层的补充,阻隔生活用水(如地面积水、管道渗漏)渗入到基层墙体结构层。
仓库、地下层空间储物间:保护储存物品免受潮湿作用,增加物资寿命。
4. 修缮工程
用于砼基层疏松、起砂、裂纹等缺陷的修复与防水同步处置,恢复结构强度和耐水特特性。
三、施工作业工艺步骤及关键要点
1. 基层处置
干净:高压清洗设备冲洗或吸尘器去除基层粉尘、油脂污染物、疏松物;局部油脂污染物需用丙酮等溶剂擦拭。
修复:裂纹(宽度≤0.3mm)用聚合物砂浆填补;空鼓区域切割剔除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复并抛光平整。
抛光粗化:用角磨机配50-100目金刚石磨片对基层全面抛光(尤其平整表层,如瓷砖背面或模板脱模剂残留处),增强粘附力。
含水率控制:基层含水率需≤8%(塑料薄膜法检测:涂覆24小时无水珠凝结)。
2. 成品材料配合比与搅拌
单组分(干粉型):按粉料:水=1:0.3-0.4(重量比)搅拌一致,静置1-2分钟消泡后应用。
双组分(乳液+粉料):严格按说明书级配合比例混合(如乳液:粉料=1:4-1:5),机械搅拌3-5分钟至无结块。
3. 防水层施工作业
涂抹方式:
抹压法(推荐):用抹子分层涂抹,单层深度≤5mm(总深度建议2-5mm),每层间隔≥4小时(常温),最后一层压实抹光。
喷雾施工法(大面积适用):用喷雾施工设备分2-3遍完成,深度需通过试喷确定(预防过厚导致开裂)。
节点处置:阴阳角、管道根部等易渗漏部位需用无纺布或玻纤网格布增强,并附加2-3mm厚防水层。
搭接与收口:防水层需连续施工作业,新旧层搭接宽度≥100mm;穿墙管道、地漏等部位需嵌填密封膏后,再用防水砂浆包裹。
4. 养护与固化
初期养护:施工作业完成后24小时内禁止踩踏、堆放重物,涂覆塑料薄膜或湿麻袋保水(气温≥10℃)。
完全固化:常温下养护7天(冬季增加至14天),期间预防淋水、暴晒或化学污染。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1. 施工作业过程检测
基层含水率、干净度、水平度需符合要求;成品材料配合比误差≤±2%;涂抹深度用测厚仪检测(单层≤5mm,总深度2-5mm)。
节点部位(阴阳角、管道周边)需重点检测,保证无漏刷、空鼓或增强层缺失。
2. 验收标准
防渗入能力能:7天抗渗压力≥0.6MPa(Ⅱ型)或≥0.8MPa(Ⅰ型),可通过现场蓄水试验验证(蓄水高度≥20mm,24小时无渗漏)。
粘结强度:28天粘结强度≥1.0MPa(现场拉拔试验)。
表层质量:无裂纹、空鼓、起砂,水平度偏差≤3mm/2m(2m靠尺检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