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15.0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参考实例:
设计方法
确定材料用量: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等,确定水泥、水、粗骨料、细骨料等材料的用量。通常水泥用量可在 150~250 kg/m³ 范围内选用,水用量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要求适量调整。
选择骨料:粗骨料一般采用轻粗骨料,如粉煤灰陶粒等,其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 1h 吸水率等性能指标需符合要求。细骨料可采用天然河砂等,堆积密度一般在 1600 kg/m³ 左右。
计算配合比:可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等性能指标。然后根据施工稠度要求选择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用途选取松散体积砂率,选用粗细骨料总体积,并按公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量。
试配与调整:根据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通过试验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工作性等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实例
水泥:P.0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约 200 kg/m³。
水:清洁饮用水,用量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水灰比控制在 0.4~0.6 之间。
粗骨料:粉煤灰陶粒,粒径 5~10 mm,堆积密度约 800 kg/m³,用量约 500 kg/m³。
细骨料: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77,堆积密度 1600 kg/m³,用量约 300 kg/m³。
外加剂:根据需要可适量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如聚羧酸超塑化剂,减水率可达 27% 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配合比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试验结果确定,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