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混凝土添加阻锈剂有关:
作用原理:
高碱性混凝土环境(pH≈12.5)钝化膜会在钢筋表面形成(Fe₂O₃)防止腐蚀,但氯离子腐蚀、碳化、杂散电流等。会破坏钝化膜。阻锈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抑制腐蚀反应。例如,阳极阻锈剂(如亚硝酸盐)优先在钢筋阳极区形成氧化膜,阻止铁离子溶解;阴极阻锈剂(如胺)吸附在钢筋阴极区域,抑制氧气还原反应;复合阻锈剂兼有阳极和阴极成分或添加有机缓蚀剂,具有协同作用;迁移阻锈剂可以渗透混凝土孔隙,修复腐蚀区域。
添加比例:
根据工程标准、混凝土类型和阻锈剂类型,确定阻锈剂的掺量。水泥用量一般掺量 0.5% - 1.5%之间,部分复合防锈剂的掺量可达1.5% 5% - 8%。例如,H-501 混凝土钢筋阻锈剂适用于混凝土用量。 2% - 3%;在轻度腐蚀环境下,建议将钢筋阻锈剂掺入胶凝材料中。 1.5% - 3%的环境腐蚀严重是 3% - 5%;对于不同的腐蚀环境,如轻度腐蚀环境,建议掺量。 20 - 30kg/m³,环境腐蚀严重 30 - 50kg/m³,但是要严格按照产品手册及相关规范进行调整,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掺量。
使用注意事项: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现行行业标准,原材料或混凝土特性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设计配合比。
与其他添加剂相容性: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容性试验,防止絮凝或沉积等不良现象,可能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如减水剂、引气剂等。例如,阻锈剂不应与酸性减水剂混合。
施工工艺:阻锈剂结块时应提前溶解在混合水中,适当增加混凝土搅拌时间。 1min 左右;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生产工艺要求,充分振捣,确保密实性;与其他添加剂混合使用的混凝土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的相关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特殊情况处理:既有建筑修复,使用阻锈剂时,应先清除松动,损坏混凝土和钢筋表面的腐蚀,然后根据情况喷涂高浓度阻锈剂溶液,再用掺有阻锈剂的混凝土或砂浆修复;在一些关键结构工程中,含有阻锈剂的混凝土可以在钢筋表面浇注阻锈剂溶液。
:有些阻锈剂可能有毒,操作人员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等,废料、废液不得随意丢弃。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