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鼓修补专用胶使用方法如下:
施工前准备1. 明确空鼓部位:用空鼓锤或其它工具敲打地面或墙面,通过声音区别空鼓区域,并用标记笔标识。
2. 基层处理:清除空鼓区域表面的尘土、油迹、疏松颗粒等残余物,保证底层表面干躁、坚固、整洁。假如底层表面有裂缝,则需要进行裂缝修复。
施工程序1. 打孔:在空鼓区域的核心或边沿,应选用电钻或冲击钻直径约3 依据空鼓情况判断5mm孔深层,一般为底层厚度1/2至2/3。开洞间距一般为10mm。 15cm,具体间距可根据空鼓面积大小作出调整。
2. 清孔:用压缩空气或电吹风清理孔里的灰尘碎渣,保证孔里无杂物。
3. 制取粘合剂:依据空鼓修补专用胶的产品说明,A将、B二种成份按规定占比倒进清理容器里,用拌和工具充分搅拌均匀。拌和时间一般为3,拌和时间一般为3 5分钟,保证粘合剂颜色均匀,无明显分层或堆积。
4. 灌浆:将准备好的粘合剂倒进灌浆器中,将灌浆器的针筒插进打孔中,迟缓推动灌浆器活塞,将粘合剂引进空鼓区域。灌浆时要注意观察粘合剂的填充情况。当邻近打孔有粘合剂排出时,表明空鼓区域已基本覆盖,灌浆能够停止,打孔可以用瓶盖密封。
5. 消除:灌浆后,马上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洗溢出的粘合剂,避免粘合剂污染底层表面。假如粘合剂早已干躁固定,能够用刮刀或砂纸消除。
6. 凝固保养:让粘合剂在自然环境中凝固,初凝依据粘合剂的性能和操作温度来决定,一般为24 48钟头。在固化过程中,应避免踩踏、敲击空鼓部位或其它外力作用,以免引起粘合剂的固化效果。
7. 检查验收:粘合剂固化后,用空鼓锤再度敲打空鼓区域,查验修复效果。若是有空鼓声,则需重新开展灌浆修补。
疑难问题1. 施工环境:施工操作温度为5 在35℃之间,避免在高温、低温或潮湿的环境中施工。
2. 防护:施工过程中应配戴防割手套、护目镜等安全防护设备,避免粘合剂接触皮肤和眼睛。假如意外接触粘合剂,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3. 粘合剂制取:严格遵守产品简介占比制取粘合剂,不可随意更改制取。备好粘合剂应在规定时间内应用,以避免粘合剂干燥和固态耗费。
4. 通风:施工工地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标准,确保自然通风,降低粘合剂挥发对人体的危害。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