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铜钢纤维是一种加强建筑材料,其主要功能是与混凝土/砂浆混合,提升基体的抗裂度、抗冲击性和韧性。广泛用于工业厂房地面、市政道路、隧道衬砌、预制构件等场景。其操作步骤应围绕“均匀分散、与板材适配、确保锚固效果”开展,从前期准备、混合搅拌、施工浇制、维护四个阶段开展详细说明,保证纤维特点获得灵活运用。
1、前期准备:创建参数与材料兼容性
使用中,首先确定镀铜钢纤维的关键参数,并和板材(混凝土/砂浆)匹配,避免因参数不一致而增强效果:
1. 明确纤维参数
根据工程规定选择相应型号镀铜钢纤维(关键参数见下表),一般规格应符合:
| 参数类型 | 基本范畴 | 挑选根据 |
|-|-|-|
| 长短(L) | 6-60mm | 短纤维(6-15mm)适配砂浆/层析混凝土,长纤维(20-60mm)适配厚层混凝土(≥100mm) |
| 直径/等效直径(d) | 0.2-1.2mm | 直径越小,比表面越大(提升效果越好),但是避免混合结块太细导致混合结块 |
| 长径比(L/d) | 30-80 | 是核心参数,一般取50-60(如30mm长短)、直径0.5mm,L/d=60),过大易团圆,太小提高不足 |
| 抗拉强度 | ≥1000MPa | 确保纤维本身不被撕裂,工业地面必须≥1200MPa |
2. 与基体材料适配
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C25(纤维增强效果在于板材强度,低强度混凝土易先开裂);
石料粒度:粗骨料较大粒度必须较大粒度≤纤维长度2/3(如纤维长度为30mm,石料粒度≤避免石料阻拦纤维分散;
砂浆/混凝土流通性:塌落度应保持在120-180mm(泵送施工)或80-120mm(当场浇制)。流动性差容易造成纤维分布不均匀,纤维容易增加。
二、混合搅拌:核心是“均匀分散,避免团圆”
假如镀铜钢纤维混合不匀(团圆、部分集中或缺乏),将直接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开裂,需要严格的“环节混合法”:
1. 预拌石料和水泥
先把沙石(粗骨料)倒进搅拌机中,干拌30秒,使石料搅拌匀称;然后倒入水泥和矿物混合物(如煤灰和矿粉),再干拌1分钟,造成均匀干混合物——干混合物能够防止纤维与水泥触碰,减少团圆的几率。
2. 加上纤维并干拌
根据设计掺量(一般为混凝土体积的0.5%-2.0%,或30-120kg/品质m³),迟缓均匀的将镀铜钢纤维撒进搅拌器中(不能一次倒进,不然容易团圆);
干拌2-3分钟,直至纤维在干料中没有明显团圆(能够待机查看,若是有小包块,用工具打撒后再搅拌)。
3. 将水与外加剂混合
添加预置搅拌水(按混凝土配合比操纵水量,不得擅自调节)和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低速搅拌1分钟,快速搅拌2-3分钟;
混合终点区别:混凝土浆匀称,纤维无显著增加(表面纤维露出很少)、无部分堆积,可通过“抓物检验”——抓一把混凝土,松脱后纤维均匀分布在沙浆中,无结块情况。
注:严禁人力搅拌(只适用于小面积修补),应用强制混凝土搅拌机(如JS系列),搅拌强度高,能有效分散纤维;滚桶搅拌机分散效果差,易导致纤维团圆,不建议用。
三、施工浇制:操纵工艺,避免纤维挪动/上涨
在浇筑过程中,要减少对纤维遍及的损害,确保纤维在混凝土中获得“三维随机分布”,具有抗裂功效:
1. 面料与摊平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面料需在30分钟内完成(避免终凝),采用“分层面料”(每层厚度)≤500mm),混凝土不能立即在高处乱倒(高度)>2m应选用流槽或串筒),避免因撞击力导致纤维定项堆积或升高;
用振捣棒(插头或平台)振捣,振捣时间比水泥混凝土短10%-20%(一般为15-20秒/点),振捣至混凝土表面无明显汽泡外溢——过多振捣会导致纤维提升(因为纤维密度略大,混凝土浆体过多振捣会让浆体流动,纤维随浆体提升),不够会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够。
2. 表面解决
震动后,用刮刀擦平路面表面,随后用木刮板擦平(尽量用铁抹子擦过多,不然表面纤维容易压进深处,危害表面抗裂度);
假如是地面工程,需在混凝土终凝前(一般浇制后2-4钟头,依据操作温度明确)进行第二次接受,进一步关掉表面微裂缝。这时,应注意:接受时姿势绵软,不能用力摩擦,防止纤维在表面造成固定排列。
3. 避免二次搬运
严禁现场长距离运送混合纤维混凝土(如小推车)。运输过程容易造成纤维与浆体分离,导致“纤维集中在底部,浆体在上部”的分层现象,危及强度。
四、维护:与水泥混凝土一致,但需要增加养护期
镀铜钢纤维混凝土保养的核心是“保持湿润,防止前期少水干裂”。保养策略与水泥混凝土类似,但由于纤维提高后混凝土收拢略大,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1. 遮住与保湿
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终凝(手指轻轻按压无明显印痕),立即用塑料膜遮盖(接近混凝土表面,防止空气进入),或铺装湿麻袋、土工布;
若环境温度高(>30℃)或风力较大(>3m/s),浇筑完成后1小时内必须遮盖,避免表面水份迅速蒸发导致开裂。
2. 洒水养护
遮盖后,每日撒水2-3次(维持覆盖潮湿),保养时间:
一般环境(温度15-25℃,湿度≥60%):保养7天;
恶劣环境(高温、干燥或腐蚀性介质):养护14天;
重要构造(如工业厂房地面、路面):保养21天。
3. 禁止前期加载
检修期内,禁止人员随意践踏、沉积起吊;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前(一般维护5-7天,可通过回弹仪查验),禁止车辆通行或施工机械翻转,防止强度不足导致纤维和混凝土页面毁坏。
五、独特场景操作要点
1. 剖析地面(厚度<50mm,如室内砂浆地面)
纤维挑选:短纤维(长短6-12mm,直径0.2-0.4mm),砂浆容积0.8%-1.5%的掺量;
混合:首先把纤维与砂浆干料(砂浆干料(砂)混合 水泥)干拌2分钟,再放水搅拌,避免纤维团圆;
施工:用平板振动器轻轻震动(震幅不宜过大),用铁抹子轻轻擦拭表面,防止纤维曝露。
2. 预制构件(如纤维混凝土板、砌块)
采用“震动充压成形”工艺:面料先震动(10-15秒),再施压(0.5-1.0MPa),使纤维与混凝土结合更紧密;
脱模时间:比一般预制构件提升2-4钟头,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之上,避免构件边沿因纤维拉申而损坏。
3. 修复工程(如建筑裂缝、空鼓修补)
适当提高纤维掺量(1.5%-2.0%),提升修补区域的抗裂度;
加入少量黏合剂(如环氧乳液),提升修复体和原混凝土的粘接强度;
浇制后,用刮刀将修补面与原地面抹平,保养时间不少于10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