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根据路面损坏程度和面积,准确计算所需沥青冷补的数量。检查材料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包装完好无损。同时,准备相应的添加剂,如抗剥落剂,以提高冷补的性能。
工具准备:配备铁锹、扫帚、吹风机、平板夯、压路机、温度计等完整施工所需的工具。全面检查和调试工具和设备,确保其良好的性能和正常运行。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
现场准备:在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交通指导标志,封闭施工路段,确保施工和交通秩序。清理施工现场,消除障碍物,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路面处理
清洁路面:使用扫帚、吹风机等工具,彻底清除杂物、灰尘、油污等。病害部位,确保修复面干净整洁。顽固污渍可以用特殊的清洁剂处理。
排水处理:如果坑槽内有积水,需要及时排水。可以通过泵抽水或自然排水来保证坑槽内的干燥。积水不干燥会导致冷补料与基层粘结不牢,影响修复效果。
切割开挖:对于较大面积的病害,用切割机沿病害边缘切割规则形状(如矩形),确保修复边界整齐。用铲子等工具将病害部位的旧沥青混合料全部挖出,挖掘深度应根据病害程度确定,一般大于病害深度,以保证修复后路面平整。同时,凿除坑周围的松动部分。
冷补料填铺
填料:沥青冷补料慢慢倒入坑槽,按照由深到浅的顺序分层填充,每层厚度不应超过5厘米。这样可以保证冷补料能够充分填充坑槽,便于后续的压实操作。
平整:用铲子等工具铺平冷补料,使其与原路面高度基本一致。在平整过程中,可以使用刮刀等工具进行辅助,以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同时要注意压实边缘,避免出现缝隙。
压实
工具选择:平板夯可以用于小面积修复,小压路机需要用于大面积修复。选择合适的压实工具可以提高压实效果,保证修复质量。
压实方法:从四周压实到中间,避免边缘松动。压实次数不少于3次,确保修复部分的密实度与原路面一致。在压实过程中,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和压力应根据冷补料的压实情况和硬度及时调整,以确保压实均匀。
开放交通
质量检查:压实后,待冷补料温度降至常温后,检查修复质量。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明显的轮迹,边缘是否压实。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初始控制:开放交通初期限制车速,一般控制在20公里/小时以下,避免车辆突然刹车和转弯,冷补充充分固化后恢复正常交通。
维修和后续管理
维修:交通开放后一段时间内,定期检查维修部位。特别是雨天或炎热天气后,应及时检查修复部位是否损坏或复发。
记录和: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和维修效果,包括施工时间、材料用量、施工人员、维修面积等。定期分析施工记录和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