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密度通常在**2.2~2.4 g/cm³**之间,具体数值因材料配方、骨料类型及生产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关于其密度及相关特性的详细说明:
---
### **1. 密度范围**
- **常规密度**:大多数低温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密度为**2.3~2.4 g/cm³**,接近普通混凝土的密度(2.4~2.5 g/cm³)。
- **轻量化型号**:部分特殊配方的灌浆料密度可低至**2.2 g/cm³**,适用于对自重要求较高的场合(如高空结构修补)。
- **高密度型号**:少数含重骨料的灌浆料密度可能达到**2.5 g/cm³以上**,但会牺牲部分流动性。
---
### **2. 影响密度的因素**
- **骨料类型**:
- 石英砂、玄武岩等轻质骨料可降低密度,同时提高保温性能。
- 金属骨料(如钢砂)或高密度矿物骨料会增加密度,但可能影响无收缩性能。
- **胶凝材料**:
- 水泥和聚合物胶粉的比例会影响密度。胶粉含量越高,密度可能略低,但柔韧性和粘结性增强。
- **外加剂**:
- 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添加量会微调密度,但幅度较小。
---
### **3. 与性能的关系**
- **强度与密度**:密度越高,抗压强度通常越大,但过高的密度可能导致流动性下降。
- **流动性**:密度较低的灌浆料流动性更好,易于灌注复杂结构(如模板缝隙、设备底座)。
- **无收缩性**:密度适中的灌浆料(如2.3~2.4 g/cm³)通常能平衡强度、流动性和无收缩性能。
---
### **4. 应用场景**
- **低温环境**:适用于气温低于**5℃~10℃**的施工环境(如冬季抢修),密度较高的灌浆料可更快凝结,抵抗冻胀破坏。
- **高精度灌注**:密度适中的灌浆料(如2.3~2.4 g/cm³)常用于设备底座、钢结构缝隙等需要高精度填充的场合。
- **轻质结构修补**:密度较低的灌浆料(如2.2 g/cm³)适合混凝土梁柱、桥面等结构的修补,减少荷载。
---
### **5. 测试方法**
密度测试通常采用**国家标准《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2014)**:
1. 将灌浆料样品烘干至恒重。
2. 使用容量瓶或密度仪测量体积和质量。
3. 计算密度:**密度 = 质量 / 体积**(g/cm³)。
---
### **6. 典型数据参考**
| **型号** | **密度(g/cm³)** | **抗压强度(MPa)** | **施工温度(℃)** | **特点** |
|-------------------|--------------------|-----------------------|---------------------|----------------------------|
| 普通型 | 2.3~2.4 | 50~80 | -10℃~40℃ | 平衡强度与流动性 |
| 轻量化型 | 2.2~2.3 | 40~60 | -5℃~35℃ | 低自重,适合高空修补 |
| 超早强型 | 2.4~2.5 | 80~120 | -15℃~30℃ | 高密度,快速硬化 |
---
### **总结**
低温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的密度是其关键性能指标之一,**2.2~2.4 g/cm³**为常见范围。实际选择时需根据施工环境、荷载要求及灌注精度综合考量,同时参考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和工程案例。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