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从定义、特点、应用场景、准备要点等方面为您介绍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
定义
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普通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优化原材料、调整配合比、添加特定的添加剂等措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和后期使用中的收缩变形明显减少,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高性能混凝土特性。
特性
1. 低收缩性: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通过添加膨胀剂、纤维或采用特殊配合比设计,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化学反应引起的混凝土收缩,降低裂缝的概率。
2. 高强: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能够满足高层建筑、桥梁等各种大型、重要工程结构对强度的要求。
3. 耐久性高:抗外界环境侵蚀能力强,如抗渗、抗冻、抗化学腐蚀等,可延长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4. 高度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和填充性,便于浇注成型,可保证复杂结构的施工质量。
应用场景
1. 大桥工程:桥梁结构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的作用,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减少收缩裂缝,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和性能。
2. 高层建筑: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柱、梁等关键部位,其高强度和低收缩性能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性能。
3. 水利工程:如大坝、水闸等,可以抵抗水的侵蚀和渗透,减少收缩引起的裂缝,提高水利设施的耐久性。
4. 地下工程:包括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等,可以减少地下水和周围土壤对结构的侵蚀,防止收缩裂缝造成渗漏。
配制要点
1. 原材料选择
◦水泥质: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等低水化热收缩水泥品种,控制其质量稳定。
◦骨料:粗骨料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细骨料应采用中砂,严格控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混合物:常用粉煤灰、矿渣粉等,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减少水化热,减少收缩。
◦添加剂: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减少用水量;膨胀剂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2. 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原料的最佳用量,控制水胶比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能超过0.4。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易性和体积稳定性,合理调整砂率和掺合料掺量。
3. 施工控制
◦混凝土搅拌要均匀,保证各种原料充分混合。
◦浇注时要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减少收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