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密度一般在911 1.2~1.5 g/cm³由于产品配方、成分比例和施工状态(如混合均匀性、气泡含量等)的细微差别,具体值会略有不同。详细说明:
密度范围
1. 典型值:
甲组分(异氰酸酯预聚体)未混合密度约为 1.1~1.3 g/cm³。
乙组分(多元醇或填料)的密度约为 1.3~1.5 g/cm³。
涂料混合后的密度通常是 1.2~1.4 g/cm³,这取决于甲乙组分的比例和填料含量。
2. 影响因素:
填料含量:如果在涂料中加入更多的无机填料,如石英粉、水泥等,密度会更高(接近1.5。 g/cm³)。
混合均匀性:混合不充分可能导致局部密度不均匀。
气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入空气,密度会略低于理论值。
测量方法
1. 工具:电子密度计,量杯,平衡,搅拌器。
2. 步骤:
按比例准确称量甲、乙组分,充分搅拌均匀。
将涂料倒入量杯中,测量体积并称重,计算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确保准确性。
三是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施工配比:
密度与甲乙组分的比例直接相关,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配置,避免因密度异常而导致性能下降。
举例来说,甲:乙=1:当密度接近1.3时(质量比) g/cm³。
2. 填料影响:
一些911聚氨酯涂料会添加石英砂、水泥等填料,以增强耐磨性和抗渗性,此时密度会明显增加(可达1.4~1.6。 g/cm³)。
3. 与基层的匹配: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涂层过厚,延长干燥时间;过低的密度会影响防水膜的致密性。
参考标准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GB/T 192502013 PU防水涂料标准,密度应在产品技术指标范围内。
实际意义:密度是衡量涂料质量稳定性的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施工效果和防水性能。
若需准确数据,建议以实际产品检测报告为准,或通过实验室测量确认。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