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灌浆材料是一种符合国家规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运用技术标准》(GB/T 50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是一种高流动性、高韧性、微膨胀的特种砂浆,主要用于工程加固、设备基础注浆、裂缝修复等领域。其主要特征和性能参数:
一、定义与分类
依据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按性能分成四类(Ⅰ~Ⅳ类),其中:
Ⅳ灌浆材料属于较大特性水准,流通性高,抗拉强度高,膨胀率高,凝结时间短,适用机械性能和耐用性要求高的情景。
二、性能参数
1. 流动度:
初始流动度≥320mm(标准锥型漏斗法),可保证灌浆材料成功加上模版或结构空隙。
30分钟保留值≥260mm,保证施工期间流通平稳。
2. 抗压强度:
1天强度≥20MPa,28天强度≥100MPa(部分超高性能产品可达150MPa)。
高耐磨能迅速承担荷载,适用紧急维护或设备基础加固。
3. 膨胀率:
24钟头膨胀率维持在0.02%~0.2%(微膨胀),避免过度膨胀导致构造毁坏,同时保证与板才紧密接触。
4. 凝结时长:
初凝时间≤2小时,最后凝结时长≤4钟头,达到迅速施工标准。
5. 其他特性:
粘接强度≥1.5MPa(与混凝土页面)保证修复层与木材的坚固结合。
氯离子含量≤0.03%,防止钢筋浸蚀,适用海洋资源等腐蚀情景。
抗渗等级≥P10(渗透压力≥1.0MPa),提升构造耐用性。
三、组成材料
1. 掺合料:
以P·O 42.5或以高标准粉煤灰水泥为主,部分产品加上碾磨矿渣、煤灰等活力掺合料。
2. 石料:
甄选石英沙(粒度0.1~1.0mm),级别对称,降低收缩和孔隙。
3. 外加剂:
减水剂(如聚羧酸系):减少水灰比,提升流动性和强度。
膨胀剂(如钙矾石型):控制微膨胀,补偿收缩。
早强剂(如硫酸钠、锂盐):加速水化反应,提升早期强度。
四、典型的应用范围
1. 工程加固:
提升混凝土梁、柱、墙的截面加固,提升承载力。
钢结构柱脚二次灌浆,提升节点稳定性。
2. 设备基础注浆:
高精密设备(如机床、压缩机)底座灌浆,保证装配精度。
提升风能发电机、泵房等重型设备的前提。
3. 裂缝修复:
混凝土结构宽间隙(>0.5)mm)填补,修补结构完整性。
密封铁路轨道板和桥梁伸缩缝。
4. 独特环保工程:
高温车间(如炼铁厂)设备基础注浆,耐热性出色。
低温(40℃)下冻融区域抗裂修补。
五、施工要点
1. 基层处理:
清除油污、灰尘,提早湿冷板才(但无明水),保证粘合力。
2. 搅拌方式:
推荐机械搅拌(如携带式搅拌器),加水量为13%~15%(按重量比),搅拌时间≥5分钟至对称。
3. 注浆工艺:
从一侧慢慢倒进,避免汽泡造成;规模性注浆应设排气孔。
最后凝结后,遮盖湿布或塑料膜进行清洁,防止开裂。
4. 疑难问题:
操作温度应是5℃~35℃,冬天施工应保温防冻。
避免与普通水泥混和,以免影响特性。
六、与一般灌浆材料的差别
| 特性 | Ⅳ类灌浆料 | 一般灌浆材料(如Ⅱ类) |
||||| 抗拉强度(28d) | ≥100MPa | ≥50MPa |
| 流通性(原始) | ≥320mm | ≥240mm |
| 膨胀率 | 0.02%~0.2% | 0~0.1% |
| 适用场景 | 高韧性工程加固,精密设备基本 | 一般裂缝修复、次序构造堵缝 |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