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组成
1. 定义单组分聚氨酯注浆液是由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等原料体现而成预聚体。接触空气或底部水份后,造成坚韧的固态防水层或具有添充和密闭的效果。
2. 主要成分
多异氰酸酯:是体现的关键成分之一,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这些物质带有活泼的异氰酸酯基团(-NCO),能和水、羟基等发生反应。
聚醚多元醇:用以调整黏度、韧性等产品的性能。它反映了聚氨酯与多异氰酸酯产生的基本骨架结构。
催化剂:为促进反应发展,一般会添加适量催化剂,如有机锡物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性能,使反映能在室温下快速发展。
泡沫稳定剂:用于控制泡沫的生成和可靠性。可调泡沫的细腻程度和均匀度,使泡沫结构平稳,不易开裂。
别的添加物:还包含增粘剂、阻燃剂等。增粘剂能增加聚氨酯的柔韧度;阻燃剂能提升产品阻燃性。
二、功能特性
1. 粘合力更强
混泥土、钢材、木料等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水准。可坚固粘附在基层表面,产生持续、封闭的防水或填充层,防止水、气体等物质渗入。
2. 高膨胀性
注射后,容积会很快膨胀,一般膨胀倍率可达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类膨胀能增加较小的裂缝和间隙,挤压水,阻塞水流通道,做到止水的目地。
3. 耐化学腐蚀性
酸、碱、盐等几种化合物的耐受力。在一些有化学腐蚀风险的环境里,如化工车间、污水处理设施等,能保持其性能稳定,长期充分发挥作用。
4. 防水性能好
因为反射后形成致密的固态构造,能有效防止水渗入,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不论是地下工程的防水漏水,或是房顶、卫生间等部位的防潮处理,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5. 可灌性好
黏度低,浇灌性强,能顺利引进细微间隙(一般大于0.1)mm)和复杂的系统。依据适度的灌浆设备,可将灌浆液传达到必须的部位,完成综合灌浆。
6. 性与一些传统的防水涂料对比,一些单组分聚氨酯注浆液在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它没有苯、甲苯等有害溶剂,降低了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损害。但不同产品的性能可能不同,应该根据具体产品简介来决定。
三、性能指标
1. 发泡时间
发泡时间是指从灌浆到逐渐发泡的时间间隔。这一时间一般在几秒到几十秒之间,不同产品配方和适用场景有所不同。适度的发泡时间能确保施工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将灌浆引入指定位置,并在发泡前完成相关操作。
2. 初凝
初凝分成基本初凝和彻底初凝。基本初凝一般较短,可能从数分钟到几小时不等。这时,灌浆早已形成了一定的强度,基本可以具有密封或防水的功效。彻底凝结必须很长的时间,可能需要一天或几天。彻底固化后,塑料的特性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3. 抗压强度
干固聚氨酯注浆液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数值因产品而异。抗压强度可达0.1 10MPa左右,可满足各工程情况下的载重规定。
4. 膨胀倍率
如上述,膨胀倍率是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在5 30倍中间。高膨胀倍率有益于更好地添充裂缝和间隙,但太高的膨胀倍率可能会致使材料浪费或对周边构造导致太大压力,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膨胀倍率。
5. 密度密度在于灌浆的用量和成本。密度为1.00。 1.5g/cm3中间。较低的密度代表着在同一容积下可以用较低的材料来节省成本。
四、施工工艺
1. 处理间隙或间隙
灌浆前,务必清理施工间隙或间隙。清除内部污渍、尘土、油污和明水。较大的间隙可以先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泵清洗,随后晾晒。
2. 准备注浆设备
选择合适的灌浆设备,如专用聚氨酯灌浆机。将灌浆液倒进设备罐里,依据设备操作表明进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转。同时,检验设备管道对接是否密切,保证灌浆过程中遇到灌浆情况。
3. 灌浆过程
将注浆管插进务必灌浆的裂缝或缝隙里,深层依据间隙的深度和总总宽明确。运作灌浆设备,将灌浆液压入缝隙里,压力一定。灌浆环节中,要由低到高,从一端到另一端持续推进,保证灌浆液能充满整个屋子。同时要注意观察灌浆液的扩散状况,避免灌浆或不满。
4. 保养灌浆后,务必适度维护灌浆部分。在初始凝固期,应避免外力冲击或挤压,以免引起材料的凝固效果。表层暴露的多余灌浆可在干固前清理,以维持施工表层清洁。
五、主要用途
1. 防水施工
广泛用于建筑屋面、地下室、洗手间、厨房等部位的防水漏水。能有效解决间隙、孔等原因造成的渗漏问题,造成可靠的防水层。
也适用于地下隧道、地铁、水利水电等地下结构的防潮处理,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腐蚀。
2. 建筑修补
可以修复混凝土结构空隙、蜂窝麻面等问题。依据灌浆添充间隙,修补构造的完整性和强度,提升建筑的性能和耐用性。
3. 密封工程
适用门窗框、墙面间隙等部位的密封。能有效阻拦户外汽体、水、灰尘进入室内,具有保温、隔音、防污染的功效。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