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碳纤维布施工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构件底材处理:
用打磨机、砂纸等设备清除混泥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沉渣。构件基面的混泥土应打磨光滑,孔眼、凹面、漏筋等问题运用构造修补胶进行修补和复原。
段差和内角的部分应抹成平滑的斜坡;针对搭建截面的边缘,应打磨成圆弧半径不低于25mm的弧形。
用吹风机清理混泥土表面,并保持干净。
材料准备:依据设计尺寸切割碳纤维布,严禁伸缩;假如碳纤维布发皱,应切割一段褶子。
碳纤维胶黏剂按要求配置,用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
粘贴碳纤维布:
将准备好的碳纤维粘合剂均匀涂抹在黏合部位的混凝土表面,依据放线部分将切好的碳纤维布涂在涂抹的碳纤维粘合剂的混凝土表面。碳纤维布要充分进行,无褶子。
用专用滚桶沿碳纤维布方位翻转几回,使粘合剂充足侵泡碳纤维布。粘贴两层碳纤维布时,请于碳纤维布表面粘合剂干燥时马上粘贴下一层;假如延误时间超出1钟头,请等待12小时后反复粘贴,但粘贴前要擦洗碳纤维布黏合表面的尘土。
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后,需在其表面匀称涂刷碳纤维粘合剂。假如碳纤维布务必重合,应力方向的每端重合布不宜小于200mm。
凝固保养:施工结束后24小时内防止雨淋或反潮,并注意保护,防止肿块碰撞施工表面。
平均气温为20~25℃时,凝结时间不少于3天;平均气温为10℃时,凝结时间不少于7天。
检验:碳纤维布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得小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
碳纤维布与混凝土间的粘接品质可以用锤子轻轻敲打或手压碳纤维布表面,总合理的粘接面积不宜小于95%。
当碳纤维布空鼓面积不超过2500px2时,可采取注射针补胶方式进行处理;当空鼓面积超过2500px2时,应拆卸空鼓区域的碳纤维布,再度搭接等量的碳纤维片,搭接长度不低于100mm。必要时,可采取正拉试验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抽样检验。
施工标准要求
温度:施工工作温度为5:施工工作温度为5~35℃范围内。
湿度:空气湿度不超过70%。
通风:施工当场务必保持通风环境。
储存条件:碳纤维布配套树脂应密封贮存,在通风、荫凉的环境里贮存,远离火源。
施工质量管理
材料质量:确保碳纤维布及配套树脂的品质,最好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施工过程管理: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操作,保证每一步的品质。
检测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检测验收,保证施工品质符合设计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