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性1. 粘结性
对瓷砖和底层(如抹灰砂浆、混凝土等)有极强的粘接水准。能将空鼓地砖与基层坚固联接,防止地砖再度空鼓脱落。
2. 吸水性
吸水性好,可渗透到地砖与基层间的微小缝隙里。因为黏合剂衰老、底层不匀等原因造成的空鼓能够添充这类微小的位置,以保证修复效果。
3. 柔韧性
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用地砖与基层中间气温变化和轻微底层转变引起的轻度偏位。这有助于保持粘合的长期稳定性,避免新的空鼓或缝隙。
4. 抗老化
它能抵御温度调节、湿度转变、紫外线照射等外在因素限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粘合力,确保修复效果的持续性。
二、操作步骤
1. 基层处理
最先消除地砖空鼓部位的基层表面,清除灰尘、油迹、疏松的水泥砂浆等杂质。假如底层有一定的孔眼或不平整,务必用水泥砂浆和其它数据去弥补和平整。
2. 瓷砖清洁
用湿布细心清洗空鼓地砖表面,保证地砖表面无灰尘、污垢等,保证密封胶与瓷砖有较好的粘合效果。
3. 配置填缝胶(若为组份或多组分)
填缝胶按规定占比精确配置。一般需要应用专门拌和工具,把各种成份充分搅拌均匀,直至颜色一致,无结团。
4. 引入灌缝胶
灌缝胶可以用注射针或其它实用工具引入地砖和底层的空鼓部位。小面积空鼓能从地砖边沿慢慢引入,让填缝胶慢慢添充空鼓空间;规模性空鼓可能需要从各个方向引入,以确保空鼓部位被彻底添充。
5. 轻触固定(如有必要)
引入密封胶后,假如空鼓严重,可以用适当的工具(如橡胶锤)轻轻按压地砖,使地砖与基层紧密贴合,排出多余密封胶。轻轻准时留意适当范畴,避免损坏地砖。
6. 凝固保养
依据填缝胶的产品手册,使填缝胶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干躁干固。一般在室温下(20) 在25℃下,初凝可能需要24℃ 72钟头。在固化过程中,应避免在修复部位提升外力或移动地砖。
三、疑难问题
1. 选择合适的密封胶
依据瓷砖的种类(如陶瓷砖、玻化砖等)、底层材料和空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密封胶。不同种类的密封胶可能适用于不同的情景,比如,有些密封胶更适合表面光洁的瓷砖,而有的则适用粗糙底端粘合。
2. 施工环境
施工时应确保在低温或太高的环境下进行。理想施工温度5 35℃之间。同时,要保证施工环境干躁,确保在潮湿的环境中施工,以免引起密封胶的固化效果。
3. 防护假如填缝胶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或者其它有害物,理应配置适度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