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空鼓修补胶使用方法如下:
一、前期准备
1. 工具准备
灌浆器:是把修补胶引进地砖空鼓的重要方式。手动灌浆器使用便捷,适用小面积空鼓修复;气动灌浆器压力平稳,适用规模性或空鼓严重的地区。
拌和工具:假如修复胶是组份或多组分材料,则需用搅拌棒和器皿混合材料。保证工具整洁、干躁、无杂质残余,一般可挑选不锈钢或塑胶混合工具。
刮板或铁铲:用以清除完工后地砖表面溢出的多余修复胶。应选用刀头工整、无间隙的刮板或铁铲,防止刮伤地砖表面。
检测仪器:准备米尺、秤等检测仪器,准确测量空鼓面积,计算材料用量,保证材料充足,占比适宜。
2. 材料准备
依据空鼓面积和施工标准,可能修复胶及其配套固化剂和稀释剂(若有)的用量。留意检查材料的保质期,保证符合规定。购买时挑选正规平台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3. 现场准备
消除施工工地,用扫把、拖布等设施清除地砖表面的尘土、油迹、脏物,维持底层坚固、干躁、无疏松。同时,维持周边不用修复部位,如用塑料膜、旧报纸等材料遮盖相邻的家具、墙面,防止修复胶污染。
二、确立空鼓位置和水准
1. 检查方式
敲打方式:用小铁棍或小橡胶锤轻轻敲打地砖表面,通过声音确定是否有空鼓。正常地砖传出脆声,空鼓地砖声缝隙。逐块敲打地砖,确立空鼓地砖的位置和范围,猜疑空鼓部分可以多次敲打明确。
观查:认真观察地砖的边沿或表面,部分空鼓地砖可能在边缘或表面有轻微的空隙或轻微澎涨和收缩。融合敲打方式,提升区别准确性。
2. 标志空鼓地区:确立空鼓地砖后,用彩色胶带或标记笔则在表面清楚标识,便于后期施工操作,避免忽略或重复修复。
三、开洞和通风
1. 钻孔位置:在空鼓瓷砖的边沿或角落钻一个小孔,孔径一般控制在3 5mm。钻孔的目的是排出空鼓中的气体并成为灌浆通道。假如空鼓面积较大,能够在相对两边或两侧之上钻孔,以保证气体和修复胶的成功循环。
2. 钻孔深层:控制钻孔深层,避免钻孔越过地砖底端。一般钻孔深度为地砖厚度的一半,钻孔时保持垂直,防止孔歪斜危及灌浆效果。
3. 通风操作:钻孔后,用注射器或小气泵吹进孔里,排出空鼓内的气体。这一步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灌浆效果,使修补胶充裕,提升空鼓空间。
四、配置修补胶
1. 按比例配置:依据修补胶的使用说明,精确量取所需资料。假如组份修补胶,树脂和固化剂的占比一般为2:1、3:1或其它独特占比。将树脂和固化剂倒进拌和容器中,用拌和工具慢慢拌和,保证充足的材料拌匀,避免汽泡造成。拌和时间一般为3 5分钟内,准确时间因材料而异,拌和过程里可适当中断,用刮刀将容器边沿材料刮入容器内再度拌和。
2. 添加稀释剂(可选):假如修复胶粘度很高,不能引进,能够加入适量稀释剂来减少黏度。但要注意控制稀释剂的用量,太多会严重影响修复胶的特点。稀释剂的用量一般不超过修复胶总数的10%。加入后再拌匀。
五、灌浆1. 拼装灌浆器:将准备好的修补胶安装在灌浆器中,扭紧灌浆器的外盖或插头,保证密封优良。灌浆器出料口与瓷砖里的灌浆孔缝隙连接,可用专用接头或胶布密封固定,防止修补胶泄露。
2. 灌浆操作:慢慢推动灌浆器活塞或枪栓,使修补胶在压力作用下慢慢引进空鼓。在灌浆环节中,密切观察瓷砖的表面情况,在看到修补胶从邻近空隙或角落外溢时,停止灌浆,表明空鼓已覆盖。规模性空鼓或几个空鼓联接可从多个点同时灌浆,提升灌浆效率,但注意各点灌浆进度和总数的和谐。
3. 挪动灌浆器:进行孔位灌浆后,若有别的孔位务必灌浆,将灌浆器挪到相应位置,不断灌浆,直到全部空鼓地区引进修复胶。
六、消除与维护
1. 清除多余修补胶:灌浆后,马上用刮刀或铁铲清洗瓷砖表面溢出的多余修补胶。尽量在短期内清除,因为一旦修补胶干躁固定,消除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清洗时操作绵软,防止刮伤地砖表面。
2. 维护:依据修复胶的表明进行维护。一般来说,竣工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对修复部位施压或接触水。维护时间通常从几小时到一天不一,这取决于材料的特性与自然标准。维护期内,施工工地通风良好,有益于修复胶的干燥和干固,提升修复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