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空鼓修补胶是一种用于修复建筑结构中裂缝和空鼓问题的特殊材料,其详细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根据裂缝和空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胶,如环氧修复胶、聚氨酯修复胶等。同时,准备固化剂、稀释剂、洗涤剂、刷子、刮刀、注胶器等配套工具。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较宽或较深的裂缝,可准备适量的细骨料(如石英砂),以提高修补效果。
2.现场清理
清理需要修复的裂缝和空鼓。用钢丝刷或砂轮机清除表面松动的混凝土、灰尘、油污等杂质,使修复表面露出坚实的基层。在空鼓部分,应清除空鼓层的所有松散物。
用压缩空气或工业真空吸尘器清洁基层,以确保表面没有灰尘和杂物。如果基层有明水,用棉布或海绵吸收水分,以确保基层干燥。
第二,修补裂缝
表面封闭法(适用于表面裂缝)
混合胶:根据修补胶的使用说明,按照准确的比例混合树脂和固化剂,搅拌均匀。搅拌时间通常为35分钟,直到胶水颜色均匀。
涂胶:用刷子或刮刀将混合好的胶水均匀涂抹在裂缝表面,涂层厚度应控制在12毫米左右。涂抹时注意使胶水充分填充裂缝,避免气泡。裂缝较长,可分段涂抹,每段长度不应超过300毫米。
保养:室温下自然保养。保养时间取决于修复胶的种类。一般环氧修复胶保养2448小时,聚氨酯修复胶保养1224小时。保养期间,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泡,保证修复部位的干燥和通风。
压力注胶法(适用于较深的裂缝)
钻孔:在裂缝两侧交错钻孔,孔距一般为150250mm,孔径一般为812mm,这取决于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钻孔深度应达到裂缝深度,但不能穿透构件。
安装注胶嘴:将注胶嘴安装在钻孔中,用专用工具拧紧,确保密封良好。注胶嘴之间的距离应根据裂缝合理布置,一般每12孔安装一个注胶嘴。
密封:用密封胶封住裂缝表面,防止胶液在注胶过程中泄漏。密封胶应均匀涂抹,覆盖整个裂缝表面,宽度不小于5mm。
配置胶水并注射:根据产品说明配置胶水,将胶水注射器的出口与胶嘴连接。胶水通过注射器注入裂缝,从一端注射,逐渐移动到另一端。注射压力一般为0.20.4MPa,注射速度应根据裂缝的吸胶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胶液充满裂缝。当相邻的胶嘴有胶水时,停止注射,用塞子或专用堵塞器密封胶嘴。
密封和维护:注胶结束后,取下注胶嘴和密封胶,用水泥砂浆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平整钻孔和密封。然后根据表面封闭法中的维护要求进行维护。
第三,空鼓修补
打孔注胶法(适用于小面积空鼓)
确定注胶位置:每隔一定距离(约150200mm)在空鼓区域钻一个孔,孔径略大于注胶针的直径。钻孔深度应达到空鼓层底部,但基层结构不应损坏。
清理空鼓内部:通过钻孔将空鼓内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注射:将准备好的修补胶放入注射器中,连接到注射针上。将针插入钻孔中,慢慢注射修补胶,直到相邻钻孔有胶水流出。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空鼓区域的变化,确保胶水充满整个空鼓空间。
密封和表面处理:注射完成后,立即用塞子或专用密封器密封钻孔。修复胶初凝后,去除多余的胶液,用水泥砂浆平整表面,使其与周围地面平整。最后,按照材料要求进行维护。
根除重铺法(适用于大面积空鼓)
拆除空鼓部分:用锤子、凿子等工具清除空鼓区域的所有混凝土或砂浆层,清除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灰尘。如果基层损坏,应进行修复和加固。
重新浇筑或铺设:根据原设计要求重新浇筑混凝土或铺设砂浆表面。在浇筑或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保证新浇筑层与基层的牢固结合。振动器或滚筒可用于振动和压实,消除空气,提高密度。
养护:新浇筑或铺设的面层应根据相应材料的养护要求进行养护。一般混凝土表面应养护不少于7天,砂浆表面应养护不少于3天。养护期间,保持表面湿润,避免人们过早通过或加载重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