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施工作业时需严格把控成品材料、基面处置、施工作业工艺、养护及等环节,相应操作要点:
一、成品材料准备与检测
成品材料验收:
检测防水砂浆的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显著期限是否符合要求,预防应用过期或受潮的成品材料。
核实成品材料是否具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必要时进行抽样检测,保证其特性指标(如防渗入能力、粘结强度等)符合规范标准。
成品材料储存:
防水砂浆应贮存在无水、空气流通的室内,预防阳光曝晒和雨淋。
不同型号、规格的成品材料应分类贮存,并设置明显的标识,预防混用。
配合比控制:
严格制品说明书或规范标准的配合比进行搅拌,不得随意增减用水量或添加剂使用量。
应用微电子秤等计量工具,保证成品材料称量的准确性。
二、基面处置要求
基面干净:
去除基面上的粉尘、油脂污染物、松散物等异物,保证基面洁净、坚实。
油脂污染物较重的基面,可应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并用清水冲洗洁净。
基面修复:
对基面上的裂纹、孔洞等缺陷进行修复,修复成品材料应与基面成品材料相容,且强度不低于基面。
修复后应待成品材料完全固化后再进行防水砂浆施工作业。
基面湿润:
施工作业前,用清水湿润基面至饱和面干状态(即基面无明水),以增强防水砂浆与基面的粘附力。
预防基面过湿或积水,否则会作用防水砂浆的施工作业质量和特性。
基面水平度:
基面应平整、平整,无尖锐凸起或凹陷,以减少防水砂浆施工作业时的深度差异,预防应力集中导致开裂。
三、施工作业工艺控制
搅拌要求:
应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制品说明书要求,保证防水砂浆一致、无结块。
搅拌过程中不得加入其他成品材料或添加剂,除非制品说明书明确允许。
施工作业深度:
防水砂浆的施工作业深度应符合规范标准,一般单遍施工作业深度为2mm~4mm。
需要多层施工作业的防水层,每层施工作业深度应一致,且前一层完全固化后再进行下一层施工作业。
施工作业方向:
防水砂浆应分层交叉喷雾施工或批刮,保证保护层一致、无遗漏。
立面施工作业,应从下往上进行,预防砂浆流淌导致深度不均。
施工作业气温与湿润度:
施工作业环境气温应在5℃~35℃之间,预防在受热或低温环境下施工作业。
施工作业时相对湿润度应小于85%,预防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下施工作业,否则会作用防水砂浆的固化速度和特性。
特殊部位处置:
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等特殊部位,应进行加强处置,如增设玻璃纤维布或无纺布等增强成品材料,提高防水层的抗裂特性。
加强层应与基层防水层紧密粘结,无空鼓、翘边等现象。
四、养护与成品保护
固化条件:
防水砂浆施工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制品说明书要求,一般不少于7天。
养护期间应保持防水层表层湿润,预防暴晒、风吹或雨淋,以免作用防水层的固化速度和特性。
成品保护:
防水层养护期间,应禁止人员行走或堆放重物,以免破坏防水层。
后续施工作业(如贴砖、抹灰等)时,应预防对防水层造成损伤,必要时可采取保护手段,如铺设保护层等。
五、与措施
个人保护:
施工作业人员应佩戴保护手套、面罩、防护眼镜等个人保护用品,预防防水砂浆触碰表皮或眼部。
施工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手部和面部,保持个人卫生。
现场空气流通:
施工作业时应保持现场空气流通良好,预防防水砂浆蒸发出的腐蚀性气体在室内积聚,对施工作业人员健康造成作用。
废弃物处置:
施工作业产生的废弃物(如空包装袋、剩余砂浆等)应分类收集,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置,预防对环境造成污染。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