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支撑基础灌浆材料是一种高强度、无收缩、早强度的水泥基础灌浆材料,专为风电设备基础和支撑二次灌浆设计。主要用于风电塔架基础、螺栓固定、设备基础与基础之间的缝隙添充,确保合理的荷载传送和稳定的构造。
一、基本介绍
风电支座的基本灌浆材料由高强度水泥、独特石料、矿物掺合料和各项功能添加物混合而成。当场放水搅拌后,造成高循环沙浆,可自流平、微膨胀,快速达到设计强度。该材料适用陆地和海上风电基础、发电机支架、地脚螺钉锚固等核心部件。
二、品牌优势
极高强度,早强度
1天抗压强度可达50MPa之上,3天可达80MPa,28天可达110MPa之上,达到设备快速安装和早期承重规定【source】。
高流动性、自流平
原流动性大,当场放水搅拌后不用搅拌,可自动填充繁杂间隙,确保灌浆密实。
微膨胀,无收缩
硬化根据微膨胀,确保灌浆层与基础、设备底座紧密贴合,无收缩开裂。
抗疲劳,耐久性好
200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后强度无明显变化,适用长期动荷载环境。
抗老化优异可在-40℃~400℃长期用,融进严寒、高温、海洋腐蚀等恶劣环境。
施工简单当场仅需放水搅拌,施工简单便捷,冬天可在-10℃条件下施工。
三、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风电支座的基本灌浆材料:
陆上及海上风电基础灌浆:风能发电机塔架螺栓、基础底座、导管架等部位的灌浆。
发电机支座安装:用以风电设备支座及附属设施的基础灌浆。
地脚螺钉锚固:务必高精密锚固的机器基础。
严格环境灌浆:如海底风电基础水里灌浆、沙漠环境基础灌浆等。
大型设备基本二次灌浆:如铁路、客运专线、高速路支座等。
四、施工工艺及疑难问题
1. 施工准备
基础解决:基础表面应清洗干净,无油渍、表浆、松散物,提早湿冷但无明水。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在5~35℃,避免雨天、狂风或太阳直射。
2. 搅拌工艺
推荐水料比10%上下,机械搅拌1~2分钟,人力搅拌时先加2/3水搅拌2分钟,加上剩下水搅拌至匀称。
3. 注浆工艺
采用自重法、上漏斗法或压力灌浆法,确保持续灌浆,避免空鼓和断块。
灌浆过程中应避免跑浆,模版和设备底座之间的间隔约为100mm,模版顶端应高于设备底座50~80mm[12]。
4. 保养灌浆后马上遮盖保湿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低温时要采取保温措施。
5. 疑难问题
搅拌后,料浆需在40分钟内应用,流动性缺失后不得二次放水。
冬天施工时,应加温基本表层,采用温水搅拌,保证进模温度是10℃以上。
五、归纳风电支撑基础灌浆材料具有极高强度、早强度、微膨胀、抗疲劳、抗老化等优异性能,已成为风电行业设备基础灌浆的首选材料。施工简单,适应性强,可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特性,是风电和重型设备安装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如需具体性能参数或施工指导,可参照厂家技术手册或咨询专业技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