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轻骨料混凝土要以轻质石材(如陶粒、膨胀珍珠岩、浮石等)为载体石材,与水泥、水、矿物掺合料、外加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 kg/m³混凝土材料。下面从基本介绍、品牌优势、主要用途和施工工艺四个方面开展详细说明。
一、基本介绍
复合轻骨料混凝土用轻石代替传统碎石或卵石,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重量,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耐用性。它是一种轻骨料混凝土,依据石材的由来可分为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和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煤灰、着火煤矸石)等。
二、品牌优势
轻质高强干表观密度一般为800~1900 kg/m³,比混凝土低20%~30%,强度等级可达LC5.0~LC60,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规定。
出色的保温性能
导热系数一般为0.208~0.4200 W/(m·K),远低于混凝土,适用节能住宅墙体、屋面等外墙保温部位。
防火性能还好火灾条件下,轻骨料混凝土的耐火时间可达混凝土的4倍,高温下强度保持率很高,适用多层建筑和防火要求高的建筑。
出色的抗震性能
因为重量轻,弹力磨具低,能有效承担地震能量,减少地震效果,提高构造抗震性能。
耐用度强具有优良的耐寒、抗渗性能,适用严寒或潮湿环境,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期。
性工业废料(如煤灰、煤灰)可用作石材,以减少天然能耗,合乎绿色建筑理念。
三、主要用途
建筑领域通常采用复合轻骨料混凝土:
高层建筑:用以架构构造、框架柱、地板等,减轻结构自重,减少基本成本,提高抗震防火性能。
桥梁施工:适用大跨度桥梁的桥面铺装、引桥等,减轻自重,提高跨距,提高经济收益。
外墙保温工程:用以屋面、地面、墙壁等隔热层,减少建筑能耗。
预制住房:做为预制墙板、地板等构件材料,便于现场拼装,提高施工绩效。
特殊工程:如海洋平台、建筑等抗腐蚀、防火要求强的工程。
四、施工工艺及疑难问题
1.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轻骨料应按粒度归类沉积,避免离析;水泥、砂、外加剂应符合设计要求,轻骨料需提前预湿,降低吸潮对粘接的影响。
设备选择:最好使用强制搅拌机,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均匀度。
2. 搅拌工艺
若轻骨料吸水性高,应按段加水拌和:先把石料及部分水预湿,再放入水泥、砂和剩下水拌和。
石材预湿后该放进外加剂,避免石材担负降低效果。
3. 运输与浇制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离析,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1.5米。
浇制时要分层开展,采用机械鼓捣,鼓捣点间距应变小,以确保密实。
4. 保养浇制后应及时遮盖保湿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防止表层开裂。
5. 疑难问题
保证在高温或大风天气施工,防止水份太快蒸发。
轻骨料混凝土弹力磨具较低,设计时应考虑长期荷载里的徐变伤害。
五、归纳复合轻骨料混凝土具有重量轻、强度大、保温、防火、抗震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桥梁、保温工程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其施工工艺应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搅拌时间与维护规范,以确保质量和数量。随着绿色建筑理念推广,复合轻骨料混凝土将成为建筑材料的重要发展前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工程案例或技术标准,可参照《轻骨料混凝土运用标准规范》(JGJ/T 12-2019)。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