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材料的构成与标准
聚合物乳液(A) 无机粉末(B成份)的构成,考虑到纺织材料高粘合力、柔韧性和无机材料高强度和耐用性,适用混凝土构造的修复和加固。工程应用应达到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性鉴定技术规范》、GB 50367-2013《混凝土构造加固设计规范》、JG/T 289《混凝土工程加固环氧砂浆》等因素;部分产品也参考JC//T 482有关测试标准体系进行型式检验。
下表为该领域的一般技术门槛和代表性商品水准,以商品TDS和检测报告为准。
项目 指标/基本值 说明
抗压强度(MPa) 7 d ≥40;28 d ≥55–60 部分产品28 d可达≥60 MPa
抗折强度(MPa) 7 d ≥8;28 d ≥12 与抗裂度相关
裂开抗拉强度(MPa) ≥7.0 浆自身的强度
正拉粘接强度(MPa) ≥2.5,并为混凝土内聚毁坏 与旧混凝土页面粘接的判据
与钢丝绳粘接抗弯(MPa) ≥9 钢铰线网加固专用要求
凝结时间 终凝 ≥45 min;终凝 ≤24 h 施工操作简便
收缩率(28 d) ≤0.1% 低收拢,减少开裂风险
施工/开放时间 约0.5–1 h 搅拌后必须在窗口应用
可施工性 可潮湿底层施工,抗老化,耐碱,耐紫外光 适配多种工况
注:乳液系统、填料和外加剂的差异/规格和型号不同,造成强度和开放时间不同。尽量以商品TDS和型式检验报告为准。
三 可用工况及选型建议
可用工况:混凝土梁、柱、板、墙的抗震加固修补;钢丝绳网/钢铰线网加建加固;桥面板、横梁、墩台、地面干裂修补;水池、水塔、隧道、隧道等的防水、防腐和恢复;蜂窝、表面、漏筋、孔眼等问题的恢复。
选型要点:规模性或立面/顶端施工,首先选择低收拢、抗流挂型;
长期侵泡/干湿交替部位,选用耐水/耐氯离子型;
旧混凝土上贴新面层或钢铰线网加固,关注正拉粘接≥2.5 MPA与钢丝绳粘接≥9 MPA等关键指标;
低温/早强规定,选用快硬/冬施型,审校可操作时间和凝固系统。
四 施工技术及关键操作
基层处理:底层表面应牢固、清理,无油渍/灰尘/明水;必要时,将旧混凝土凿毛,用高压水冲洗,保持湿润无积水;必要时涂刷界面剂。
配合比与搅拌:一般配合比为粉:乳=6:1 或 7:1(质量比);也有100 kg粉:约13 kg水(约13%)用水量方案。先加水后入料,机械搅拌22–3 min至匀称无团,静放1–2 min破乳再换;搅拌后需在0.5–1 h内用了。
涂刷与成型:先把底涂匀称涂刷在基面(一般作法为粉:乳=3:1),再分层收面;立面/顶端厚度>10 mm应分层,各层5–10 mm,前一层是指触干再做下一层;每块施工面积不宜>10 m²,分割分层分离,间隔≥24 h。
维护开放:常温下244: h可撒水保养,遮盖保湿≥7 d;施工及维护温度适宜≥5℃,低温/风/强日映衬保温抗风,适当延长保养。
五 包装存储和验收
包装与贮存:粉末一般为50 kg/袋 乳液20 kg/桶;保存在5℃以上,舒服通风,挡光环境,防冻;基本保质期为6个月,逾期需复诊。
进场验收及操作:认证TDS//MSDS/证书及型式检验报告(强度、粘接、收拢、耐用性等));现场试拌,明确可操作时间和破乳状况,必要时进行样板段和拉申/切割抽样检验;控制整个施工环节中水灰比/乳液用量与固层间的距离,避免凝固前震荡和雨淋。
重要提示:涉及结构与公共工程的设计、运算施工应由达标企业进行,以商品TDS和现行规范为最终根据。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