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材料组成与适用工况
组成与机理: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可选用弹性环氧或高强环氧),配凝固剂与细/粗骨料,并引入短切钢纤维、PVA、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实现增韧与桥接裂纹;环氧基体对旧混凝土具有高强粘结,纤维抑制微裂缝扩展,形成高延性复合材料。
常规应用:桥梁伸缩缝锚固区快速修补(抗冲击、与旧混凝土粘结好、可短时开放交通)、桥面铺装/后浇带(重载、抗裂、耐磨)、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与抢修(高强耐久、施工简单)。
适用优势:抗冲击、变形能力强、与旧水泥混凝土粘结优良、养护时间短,适合交通干扰敏感的高速与市政桥梁场景。
强度与早期承载:工程实测显示,C50级高韧性环氧混凝土在2 h≈25 MPa、4 h≈40 MPa、6 h≈46 MPa,3 d可达设计强度;适用于“当日修补、当日开放”的快修需求。
粘结与耐久:与旧混凝土层间粘结优,可经受行车反复荷载不脱皮;环氧基体对水、油、酸碱、盐等介质具有优异阻隔能力,适合重载与腐蚀环境。
韧性与延性:环氧基纤维复材的断裂能与韧性显著高于未增强聚合物混凝土;研究显示碳纤维增强环氧混凝土的断裂韧性(KIC)最高,玻璃纤维亦显著高于未增强基体;通过低树脂含量(约15%–18%)+短纤维(约2%体积分数)可实现应变硬化/多缝开裂机制,显著提升弯曲与拉伸韧性与能量承受能力。
三 配合比与工艺控制要点
配合比示例(质量比):某工程验证的C50高韧性环氧混凝土为A(弹性环氧)∶B(凝固剂)∶C(细集料)∶粗集料=2∶1∶12∶10,细集料用金刚砂,粗集料为5–16 mm花岗岩碎石;该体系用于伸缩缝锚固区薄层修补表现稳定。
基层与底涂:基面需坚实、洁净、无油垢/浮灰/疏松;先刷底涂增强界面粘结;骨料可预热至40–50℃并保温10–15 min,利于低温或快速施工。
拌合与浇筑:“干拌→湿拌→复拌”,先加细集料拌2–3 min,再加粗集料拌至浆体匀称包裹骨料;宜快速浇筑、鼓捣密实并抹面,必要时做表面压纹。
养护与开放:常温自然养护,4–6 h可开放交通;低温(<5℃)应覆盖保温,雨天与大风环境避免施工。
四 与钢纤维环氧混凝土的对比选型
维度 高韧性环氧混凝土(短纤维增强) 钢纤维环氧树脂混凝土
增强机理 纤维桥接微裂缝、应变硬化/多缝开裂,韧性高 纤维桥接与裂后桥接,抗裂与抗拉显著提升
常规场景 薄层快速修补、桥面铺装、伸缩缝锚固区 桥面铺装、后浇带、重载抗裂部位
施工与开放 可薄层、4–6 h快通 需一定养护,开放时间相对更长
常规案例 G45大广高速伸缩缝锚固区修补 苏通大桥后浇带采用“双层钢纤维环氧树脂混凝土”方案(上下层各3.5 cm,下层与梁面间涂0.6 L/m²环氧防水粘结层,层间加铺钢丝网)
选型建议:
追求快修快通、薄层高韧、抗冲击:优先选高韧性环氧混凝土;
需要厚层整体性、抗裂与抗疲劳并兼顾经济性:可选钢纤维环氧树脂混凝土或“钢筋网+早强钢纤维混凝土”。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