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定义与适用场景
以水泥为基体,通过加入导电功能相(如导电纤维/石墨等)与不发火骨料(如白云石、石灰石)实现“导走静电+摩擦撞击不产生火花”双功能;可现场加水搅拌形成自流找平层,硬化后兼具耐磨、防尘、耐化学等特性。
典型应用:油库、加油站/加气站、厂、气体制造与储存、高压变电间、易燃品仓库、电子精密仪器车间、仓储物流、实验室等对静电与火花高度敏感的场所。
关键技术指标与常用标准
电性能(导静电控制)
点对点电阻:1×10^4~1×10^10 Ω;体积电阻:1×10^5~1×10^9 Ω;常用检测方法:SJ/T 10694-2006。
不发火性能
暗室砂轮法试验中无瞬时火花;燃烧性能等级常要求达到GB 8624-2012 A1级。
力学与施工性(以产品TDS为准)
流动度:初始与20 min均≥130 mm(JC/T 985);拉伸粘结强度:≥1.0 MPa;耐磨性(滚珠轴承法):≤0.50 g;尺寸变化率:-0.15~+0.15%。
厚度与用量
常见总厚度:2–8 mm(薄层自流平);参考用量:约1.6–2.0 kg/㎡·mm(示例:6 mm≈9.6–12.0 kg/㎡)。
包装与贮存
25 kg/袋;保质期多为6个月;干燥阴凉密封存放。
施工工艺与关键控制
基层处理
基面应坚固、洁净、无油污/浮灰/松动;旧混凝土需修补与找平;潮湿基面允许但不得有明水。
底涂与界面
涂刷界面剂1–2遍,增强粘结并抑制起壳开裂。
拌合与铺设
加水量常按TDS控制(常见约20%);机械搅拌2–5 min至均匀,静置≈1 min消泡;倒料后用齿刮板找平并用脱泡滚筒排气。
养护与开放
常温约3 h可上人(轻载),≥3 d湿养护,重载/油品区建议≥7 d;按产品说明执行开放时间与负荷。
接地与验收
按设计铺设导电铜丝网/接地端子并可靠接地;完成后进行电性能测试(点对点/体积电阻、摩擦电压)与不发火试验,并核查粘结、耐磨、平整度等指标。
选型与配置建议
按导电体系
导电纤维/石墨系:导电网络均匀、施工宽容度好、颜色可调,适配多数室内工况;
金属骨料增强系:耐磨与承载更强,适合重载/冲击区域(需与导电网络协同设计)。
按环境与介质
氯盐/融冰盐/海水:优先选用耐氯离子渗透配方并完善接地;
酸碱/盐雾/工业大气:选用耐碱、耐化学介质体系,必要时配套封闭/面涂。
按厚度与荷载
薄层防渗防腐面层:2–8 mm;
冲磨/冲击/荷载较大部位:选用高强修补型并考虑加厚或复合构造。
资料与验证
要求厂家型式检验/第三方报告(电性能、不发火、耐磨、粘结、燃烧等级)与施工工艺卡,并在现场做样板段验证。
常见问题与对策
电性能不达标
复核导电网络连续性(铜丝/搭接/接地电阻)、含水率与环境温湿度;必要时复拌调整导电组分或补做接地处理。
不发火性能受影响
严控金属杂质混入与二次污染;选用白云石/石灰石类不发火骨料并做好除铁与分选;施工工具保持洁净。
起壳/开裂/空鼓
基层强度不足需修补与加固;界面剂涂刷均匀且不过量;控制水料比与一次施工厚度,按要求湿养护。
色差与表面缺陷
彩色体系需充分搅拌;避免高温/大风/低湿快速失水;必要时调整消泡与收光工艺。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