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定义和适用场景
双组分材料,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配合固化剂,固化后形成高强度、致密性、耐溶剂的防水密封层,兼顾结构强化和间隙堵漏功能。
适配基材:混凝土、混合砂浆、砖石、金属、地砖/石材等。常用于橱柜卫生间、屋顶、地下室、水池/游泳池、地下工程裂缝的灌浆堵漏和表面修复。
选型要点:
间隙动载/温差变形大:选择高延伸改性环氧(韧性);
湿冷/水下施工:选择耐湿/水中固化型;
分析快速修复:选择高触变、快固化型;
大体积/厚涂料:选择低放热、收缩小型。
关键技术指标和常规规范
特征区间(以产品技术数据表为准):
抗压强度:≥65 MPa;抗折强度:≥45 MPa;拉伸粘结强度(钢-钢):≥15 MPa;与混凝土正拉的粘结强度:≥2.5 MPa(常要求是混凝土内聚破坏);
可操作时间:≥3 h;彻底固化:≤3 d(25℃);
黏度:2000–5000 mPa·s(有利于注浆渗透);
固含量:≥95%(无溶剂型更耐用,收缩更小)。
项目和材料标准:可以按GB 50728-2011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鉴定技术标准,JC/T 1041-2007 建筑物裂缝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选型和验收。
代表性产品实例:
双组分环氧修补胶用于家装/小修复:A:B=1:1,操作时间20–60 min,20℃固化3–24 h,抗压≈100 MPa、抗折≈30 MPa、撕破≈15 MPa,可以在负温/潮湿的环境中固化(时间延长)。
工程改性环氧灌浆材料:5:1配制,黏度2000–5000 mPa·s,易操作≥3 h,25℃固化≤3 d,钢-钢裁切≥15 MPa、与混凝土正拉≥2.5 MPa。
湿冷/水下系统:水中粘结强度可达2.0–4.0 低粘度产品可以注入MPa级别。≈0.2 mm微缝(如1016类),适用于漏水通道的精细堵漏。
施工技术和工艺
处理基层和裂缝
混凝土:凿除松散/蜂窝,打磨除尘,必要时预湿无明水;金属:除锈除污;阴阳角弧形。
缝隙密封:沿缝两侧20–30 将环氧基液涂抹1mm, mm厚胶泥包边,必要时骑缝铺注浆嘴,做气顶试漏。
配制与拌和
严格按TDS称重;一般有1:1(重量)与5:1(树脂:固化剂)系统;机械搅拌10–15 min至颜色均匀,少量多餐,防止发热和暴聚。
灌注与堵漏
选择低压/高压灌浆,自下而上,由远及近;先稀后稠,少量多餐;出浆口持续出胶,稳压片刻后停止;拆开嘴后,用环氧水泥擦拭密封口。
养护与验收
常温24 h可以轻微使用,3–7 D达设计强度;必要时进行洒水/储水检查和粘接拉拨抽样。
环境与
施工温度宜5–35℃、通风良好;按SDS做好个人防护;材料密封遮光储存,远离火源和不兼容物。
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附着力差/鼓包:基层强度不足/起砂、油渍/明水、一次厚度或固化不足;基层要修复加固,彻底除灰除油,多次分析,及时维护。
灌装不饱满/跑浆:密封不严或缝宽变化较大;需要重做密封,增加引流/背衬,必要时注入不同段落,调整操作时间/粘度。
偏色/表面缺陷:混合不均匀或环境风大/高湿/高温导致缺水;应充分搅拌,优化环境,控制消泡和收光工艺。
固化慢/不固化:低温/湿冷或配制错误;可以提高温度,增加等待时间,严格称重和混合工艺。
选择和购买建议
家装小修小补:优先1:1双组分环氧修补胶(触变形),便于刷/刮/点补,综合强度均衡,操作均衡。
工程间隙堵漏:选用改性环氧灌浆材料(低粘度、可调固化、耐湿/水固化),并配有密封胶泥、灌浆嘴、底座等工作方法。
信息与验证:要求TDS/检验报告(强度、粘接、耐介质、耐久性),首先进行样板和拉拨/粘接试验,然后进行大规模实施。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