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定义和用途
干混砂浆是由细骨料和各种功能添加剂制成的,用于现场加水和混合。它具有强度高、无收缩、微膨胀、易性好的特点,用于组装混凝土构件的分仓堵漏、接缝密封、座浆垫层,为后续套筒灌浆或节点密封创造条件。常见的昵称:座浆、堵漏、密封、密封、密封锚料。有些产品具有早期强度,大约4 h 抗压强度≥10 MPa,可以显著缩短工期。
关键技术指标和典型参数
常见特征范围(以产品TDS为准):
抗压强度:1 d ≥25–30 MPa,3 d ≥40–50 MPa,28 d ≥50–55 MPa;
工作性能:初始流动约130–170 mm(层析抹压/堵漏型通常不需要高流动性);
粘结和体积稳定:拉伸粘结强度≥0.5 MPa,限制膨胀率(1) d)约0–0.4%(微膨胀,补偿收缩);
施工性能:可操作时间大约20–30 min(随秘方和环境变化);
包装存储:25 kg/袋子;干燥通风,防潮防冻,常温储存期多为3–6 个月。
低温建设实例:有些产品可以在-5℃环境下建造(需要温水搅拌和保温);还有一些商品声称可以-10℃施工,必须按照厂家的工艺进行。
第三,施工技术要点
基层与模版
清理浮灰/油渍/疏松层,必要时凿毛除灰;基层可以对称潮湿,但不能有明水;按照工艺设置分仓模板和背衬(常见PVC) 内衬,便于抽拔)。
拌和与浇筑
严格按照厂家推荐加水量(一般13%左右)–15%);机械搅拌2–5 min至匀称无结块,静置2–10 在使用之前,min消泡;搅拌合物应该在20左右–60 在min内使用后,禁止二次加水和随意添加外加剂。
封堵和分仓控制
接缝外侧堵漏应保持密实,常见厚度/高度与接缝相近;分仓缝总宽通常采用≥20 mm;为了防止套筒管口堵塞,内衬设置(PVC/橡胶带/薄钢板),堵漏后及时拔出。
维修和等待强度
表面接触干燥,覆盖洒水养护,防止初期缺水开裂;常规养护7–14 d。在进行套筒灌浆之前,经常要求座浆层达到规定的早期强度(例如常温≥24 h)注浆工作只能开始。
与套筒灌浆材料的区别和配套设施
功能分区:
座浆/堵漏材料:重点“堵漏材料”承载找平”,产生密实、不收缩的座浆层/封缝层,便于后续灌浆或稳定支撑面。
套管灌浆材料:侧重于“高流动”高强钢筋套筒内部充盈连接采用微膨胀,要求符合JG/T 408-2013等标准。
配套关系:装配节点一般为“座浆/堵漏材料”。→连接套筒灌浆材料→节点保护。座浆层必须满足强度、密度、不跑浆等条件,注浆层必须满足流动性、强度、膨胀性等数据,两者不能混用。
第五,常见问题和验收要点
质量控制:检查堵漏密度,无跑浆,持续分仓,无鼓包/开裂/脱空座浆层;如有必要,根据产品要求留下样品并进行现场工艺实验。
常见的缺陷和对策:
空鼓/开裂:基层松散或含水不当,一次过厚,养护不足;应凿毛除灰,控水控厚,层析多次,及时保湿养护。
分析/泌水:加水过多或混合不均匀;严格控制水分,充分搅拌。
低温/雨天/大风/暴晒施工:易造成强度发展缓慢、开裂、离析;应选择窗户进行施工,并采取保温/防雨/抗风措施。
与:材料多为水性,味道低;施工中佩戴手套、护目镜等劳保用品;根据干燥、通风、防潮、防冻条件进行储存和运输。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