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浆体施工技术
适用范围和工艺选择
适用范围:修复混凝土/砖砌体裂缝,加固结构,防水堵漏,空鼓灌浆,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等。
工法挑选:
低压灌注(注射针/低压泵):适用于0.1–0.5 mm细缝隙,室内层析结构,对清洁度要求较高。
高压灌浆(高压灌浆机):适用于>0.5 注浆加固mm缝隙,厚体结构,围绕缝隙或蜂窝空洞。
施工原则:从低处到高空,由远及近,分段进行,确保持续圆润,排气充分。
第二,施工过程和关键步骤
1. 处理基层和裂缝
清除浮浆、油渍、灰尘,必要时打磨或铣刨;缝隙两侧凿毛并吹干。
首先在缝隙表面做环氧胶泥封缝,骑缝粘贴灌浆嘴/底座(常见间隔500–100 cm),并且预留排气/观察孔。
2. 配制浆体
严格按照商品技术描述的A/B配制称重;先低速搅拌主剂,然后倒入固化剂,充分搅拌至无颗粒、无气泡;如有必要,添加少量稀释剂来改善可灌性。
3. 灌浆
连接灌浆设备和灌浆嘴,低压慢注,待邻近孔/缝均匀出浆后保持稳定压力,直至停止进浆;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从一端到另一端逐孔进行。
4. 终止与堵漏
达到圆润后停止灌浆,卸压堵漏灌浆嘴/管口,清除溢出物。
5. 维修和后处理
常温固化按材料说明;固化后可拆卸底座,必要时修复灌浆口位置,找平收光。
第三,关键参数和控制要点
灌浆顺序和压力
原理:低处进浆,由远及近,分段分区;压力逐渐上升并保持稳定,避免突然加压造成溢出或二次开裂。
孔位与布局
常见间隔500的骑缝布嘴–100 cm;可以根据裂缝宽度/迈向/厚度进行适当调整。
封缝与排气
密封必须密实不漏,并设置排气孔/观察孔,确保持续排气和满浆。
调味料和可用时间
少量多餐配制,禁止随意更改配制;混合后必须在可用时间内用完,工具可以用甲苯清洗。
环境与基面
基层表面应坚固、干净、无明水;大多数环氧系统应用于干燥基层表面,水下固化或湿冷固化应用于湿冷/水下工况,并介绍产品。
常见问题及处理
出浆不均匀/局部不满:检查封缝是否漏气,适当调整流量,增加保压,必要时进行二次补充。
溢出和污染:溢出应立即停止灌溉和堵漏,溢出物清理后再继续。
基层表面湿冷或有明水:环氧粘接会明显减少,优先进行干燥处理;确需施工时采用湿冷固化,并按说明执行。
固化不良/软化:多因配制误差或搅拌不均匀,应损坏重配,严格计量和搅拌。
间隙仍在渗漏:先防水/引流或先封缝后注浆,必要时改为低粘度环氧或配合其它堵漏工艺。
五、与
戴上护目镜、手套、口罩,保持良好的通风;远离火源,按SDS进行溶剂清洗。
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材料,防止日晒和高温;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废浆与清洗溶剂分类收集,按当地法律法规处理。
涉及结构、承压设备、防爆区域的灌浆工程,方案规划、材料选择、施工和检测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完成;现场以产品技术说明书和合同规定为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