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缝隙中使用环氧浆体的可行性和界限
是的。环氧浆体常用于修复建筑裂缝表面的封闭和表面缺陷:当裂缝处于稳定(静止)状态时,可以直接涂刷产生封闭层;当缝隙较细时(例如≤0.2 mm)而且对结构整体性影响较小时,多采用表面封闭法;当间隙较宽(例如≥0.15 mm)或有泄漏风险时,应配合低压灌浆,并在灌浆前优先用环氧浆密封内腔。实践在多个工程方案和技术文档中有明确的应用和工艺描述。
适用性和不适宜性
适用
间隙已经稳定,无泄漏或轻微泄漏,并且对结构整体性要求不高(例如次要构件,装饰面层下)。
裂缝宽度≤0.2 mm表面封闭;或者与后续灌浆、环氧砂浆修复相结合,作为封缝底涂。
需要恢复耐久性、抗渗性和耐化学性的场景(涂刷后形成持续环氧封闭层)。
不适合
间隙活动(发展)或总宽度较大(例如≥0.3 mm)、如有疑问,或有持续漏水:应优先选择低压/压力灌浆,必要时结合V形槽嵌补或加固措施。
基层湿冷,有明水或油渍未清洗:环氧与基层表面的粘接会明显减少,容易空鼓脱落。
对于提高承载能力有明确规定:环氧浆体属于修复封闭材料,不宜作为结构强化的主要方法(外包钢、碳纤维、增大截面等)。).
涂装施工要点
基面处理:沿缝两侧各有≥20 将mm范围抛光至石料微露(深度约1)–3 mm),吹掉灰尘,用甲苯/乙醇擦洗并保持清洁。
密封底漆:首先在处理带上均匀涂刷1–二次环氧浆体作底涂,提高后续砂浆/表面粘结。
封闭式灌浆配合:如果后续灌浆,需要沿缝再涂2次,产生6次左右 cm宽封闭带,制作0.2–0.4 MPa气顶试漏;从低端到高端进行灌浆,排出气体和残液。
维修验收:根据产品介绍控制温度、湿度和凝固时间;常温一般≥24–72 h可以受力或进行后道工序,重要部位可以进行外观和必要的无损/载入验证。
重要参数和材料选择
缝宽判断和工法选择(常用阀值)
<0.10 mm:多可以只做表面处理或观察;
0.10–0.15 mm:建议表面封闭;
≥0.15 mm:适宜低压灌浆;
≥0.30 mm或渗漏:压力灌浆/凹槽嵌补,协助密封。
环氧浆体和系统
采用改性环氧(粘度低、收缩小、附着力强),必要时配合填缝/密封胶系统;
对于湿冷/低温,可以选择低粘度或湿冷固化的秘方(基于产品技术数据)。
工艺细节
常见的灌浆压力为0.2–0.4 MPa;注胶嘴间隔接缝宽约300–50 cm布局;
密封带硬化后进行试气,发现漏气及时补封;注浆至邻孔出浆,浓度一致后止灌封口。
与
施工区域保持通风,佩戴护目镜/手套;溶剂材料远离火源,按SDS保护;材料和工艺应符合设计和验收文件的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