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规范使用,但需按规范选择和施工。
适用性和场景
可用于屋顶、斜屋顶、屋顶沟渠、女儿墙泛水、管根节点等部位的防水和维护。,可以产生持续无缝的防水层,非常适合形状复杂或不适合火灾的屋顶。常见的系统包括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和SBS/橡胶改性沥青液体卷材,可以暴露在屋顶上,但应选择标有“暴露/耐候”的产品。金属屋顶应选择防紫外线、耐候性明确的产品系统。
施工要点及验收
基层要求:坚固、清洁、无明水,阴阳角为圆弧角;先修复并找平缝隙/孔眼。
涂装工艺:可采用涂装、滚漆、刷漆或喷漆;“薄涂多次,交叉涂装”。屋顶常用的方法是屋顶≥4遍,立面≥3次;每次间距以不粘手为准,一般5次左右。–8小时(随环境和产品调整)。
厚度和次数:单次参考量约为0.4次。–0.5 kg/㎡,总厚度建议≥1.5 mm;复杂节点(管根、阴阳角、泛水、缝隙)可加铺聚酯布/玻纤布(“三涂一布”等)。
养护与试水:在室温下养护7天左右完全固化后再进行验收;屋顶建议进行灌水试验≥24小时检查无泄漏。
选择和配置建议
露出屋顶时,首先选择标有“露出型/耐候型”的液体卷材,并注意产品介绍中的抗紫外线和耐高低温指标(例如,商品标称能力-20~60℃、具有抗裂性能)。
如果屋顶长期存水/排水不畅,应先找斜坡排水,再做防水;节点位置(天沟、泛水、管根、女儿墙)应加厚或改善。
防护层(如混合砂浆/细石混凝土或铺设层)应安装在需要上人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限制和注意事项
液体卷材为成膜型防水,不适用于长期存水/浸泡位置;如果屋顶容易存水,应首先对排水进行整改,并协助使用防护层。
施工条件宜5–35℃、无雨无尘;基层湿冷可引起泡沫/粘结不良,施工前应干燥。
成膜后不透气,若在封闭湿冷基层施工,应根据产品介绍采取排气/底涂等措施。
屋顶属于长期露出环境,一定要选择露出型产品,并根据说明做足厚和节点加强,完成后进行灌水试验验证。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