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作用
特殊的灌浆材料,用于堵漏缝隙、孔洞和形成长期防水屏障,不仅需要细小的通道,还需要固化后的隔水层和耐久性。常见的应用包括地下室、人防工程、隧道地铁、水池/污水处理池、厨卫漏水处理等。根据材料体系,可分为水泥基、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类型,适应不同的工况和渗透压力环境。
比较适用场景的类型
适用场景的主要特征施工要点
水泥基防水灌浆材料的缝隙、沉降缝、冷缝、孔洞;中低压漏水无型号,耐久性好;可制成微膨胀补偿收缩;湿工作常用的自重法/高漏斗/压力法可选用水下抗分散法;持续灌注,防止离析和泌水
聚氨酯灌浆材料(WPU/OPU)涌水、洒水、活动间隙、变形缝;长期存水位置遇水反应,快速防水,形成弹性疑胶;WPU渗透半径大,OPU强度和抗渗性更高,需要注浆机;可以骑缝/斜孔孔;压力一般为0.2。–0.4 MPa
结构性裂缝(干燥或低湿)环氧树脂灌浆材料、断块修复,承载缝韧性高,粘度低,附着力强;主要用于加固止漏一体化,多用于低压慢注;对干净干燥的基面更敏感
超细水泥灌浆料大体积混凝土深缝隙,坝基/厚墙细裂加固颗粒细,透水性强;结石硬度高,耐久性好,需要专用水泥灌浆机;经常与密封系统配合
分类、特点和工艺要点来源于施工材料和施工实践的通用做法和技术文件。
施工技术要点
前期处理:清理基面和缝隙,必要时凿V形槽;沿缝铺设注浆嘴并密封(环氧或高聚物密封胶),然后进行试气/试压检查,检查密封效果。
埋孔与布孔:缝隙交叉,顶部,周围优先布孔;短缝约300–500 mm、长缝约500–800 mm;密封后,进行气顶试漏,确定不漏再灌。
灌浆顺序及方法:自下而上(垂直缝)、从一端到另一端(水平缝);首先选择最低值/漏量最大处进浆;可采用自重法、高漏斗法或压力法,防止振捣,必要时轻引流。
压力和结束标准:化学灌浆常见压力约为0.2–0.4 MPa;在邻近排气孔出浆后关闭阀门继续保压,待恒压不吸浆后稳压5。–10 结束min。
保养和封孔:浆体终凝不流失,无渗漏后拆开嘴,用聚合物砂浆/混合砂浆封孔刮平;完成后,根据设计进行洒水/闭水验证。
建议选择和关键指标
选型建议
带压动水/涌水:聚氨酯优先(WPU/OPU);OPU固结体强度和抗渗性能优于WPU渗透扩散强度。
干燥或低湿度的缝隙,需要加固:选择环氧树脂灌浆材料(韧性高,粘接好)。
大体积/深层间隙,需要高渗透性:选择超细水泥或水下抗分散水泥基(可在水下施工,抑制分散)。
长时间水下或潮洪环境:优先选用水下抗分散水泥基,具有抗分散、自流平、早强等特点。
关键指标(以产品技术文件为准)
常用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技术标准:流动≥25 s(初始)、24 h垂直膨胀率≥1%、水里7 d抗压≥20–50 MPa、空气中28 d抗压≥40–50 MPa、抗渗≥P12(水中)/≥P20(空气中);为了保证流动性和成型质量,水下施工应选择抗分散型。
与验收
施工和:保持通风,按SDS佩戴手套、护目镜和口罩;避免使用火灾;注浆设备和管道使用后及时清洗溶剂;冬季或高温应根据产品介绍进行调整。
验收与复查:根据设计进行洒水或灌水试验(常见)≥24 h),必要时进行带压持载和钻孔取芯/内窥检查;记录重要结构建议的过程。第三方抽样检查。
材料及质量保证:对产品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及配制/工艺卡进行审核,明确养护及年龄要求,规范样品保留和验收签名。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