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158-3832-6188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主页 > 建筑材料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防油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的区别

发布日期:2025-10-19 10:41浏览次数:
防油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的区别

防油混凝土与抗渗混凝土的核心差异

二者关注的对象与评价指标不同:防油混凝土侧重对油类介质(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的“抵抗与不渗透”,工程上通常要求同时具备较高的抗渗等级(常见为 P8–P10);抗渗混凝土侧重对有压水的抵抗能力,按标准以P等级(P6、P8、P10、P12…)表征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防油性能并无统一的“P”级标注,常以油浸深度、吸油率等指标或“耐油渗”表述;而抗渗有明确的P值与试验方法。两者可叠加设计,但目标介质与验证方法不同。

关键维度对比

维度 防油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

目标介质 油类(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 有压水/溶液

评价指标 无统一“P”级;工程上常要求抗渗P8–P10,并关注油浸深度、吸油率、表面憎水等 有明确P等级(P6/P8/P10/P12…),以抗渗试验最大不渗水压力表征

主要机理 提高密实度以限油入渗,同时在孔壁形成憎水/低表面能界面,降低油对混凝土的浸润与吸附 提高密实度、减少连通孔隙与毛细通道,阻断水的渗流路径

常用技术路径 优化配合比与级配;掺氢氧化铁/氯化铁系密实剂或专用防油剂;必要时设置防油渗底油;强度等级常取≥C30 降低水胶比、优化骨料级配;掺减水剂/膨胀剂/矿物掺合料;充分振捣与湿养护

典型应用 油库/油罐区地坪、车间耐油地坪、设备基础、加油站地面等 地下室、人防、隧道、屋面、水池/地下构筑物等涉水环境

相关规范/做法 工程常按GB 50209-2010(建筑地面)等组织施工,常建议涂布防油渗底油;强度≥C30 按抗渗试验确定P值;设计与施工强调水胶比、振捣、养护与构造防水配合

对比中的要点来源于对材料机理、工程做法与指标体系的通行描述:防油混凝土需兼顾密实与憎水并常取P8–P10与C30及以上;抗渗混凝土以P等级与抗渗试验为判据;防油工程中常见底油与强度等级要求。

选型与设计建议

仅涉油且需防污染/防侵蚀:优先按“防油渗”目标设计,采用密实配比+防油剂/氢氧化铁,并提出P8–P10与油浸深度/吸油率指标;大面积或节点复杂处可配合防油渗底油与增强层。强度建议≥C30。

仅涉水或以水为介质:按“抗渗混凝土”设计,明确P6/P8/P10…目标,控制水胶比、级配、振捣与湿养护,必要时复合卷材/涂膜形成多道设防。

同时面临油与水(如油库地坪兼有清洗水):按更高等级的抗渗配置并叠加防油渗措施(密实+憎水+底油),并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抗渗试件、油浸试验/现场喷油观察)。

常见误区与提醒

“防油=抗渗”并不成立:防油关注油类不浸润/不渗透(常伴随憎水与表面能控制),抗渗关注有压水的阻隔能力(以P值量化)。

P值不防油指标:P6/P8/P10用于水介质;防油工程应明确提出油品类型、油浸深度/吸油率或“耐油渗等级”等可验收指标。

新浇混凝土需充分养护后再进行防油处理,且含水率过高会影响底油/防油剂的附着与成膜/渗透效果。

涉及钢筋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引氯或对高碱环境耐久性不足的体系;如采用氯化铁系密实剂,应按说明控制并评估钢筋锈蚀风险,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总结:以上这篇文章就是
防油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的区别
的讲解,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防油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的区别这个产品,欢迎关注联系本公司
  • 联系方式
  •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杨经理
  • 24小时服务热线:15838326188
  • 标签: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邮 箱:15838326188@139.com

    手 机:158-3832-6188

    热 线:158-3832-6188

    地 址: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3832-6188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