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弹性涂料喷涂方法
底层要坚固、干净、无明水,去除疏松层、油渍、青苔、浮浆等。阴阳角形成圆弧角,密封和弧形解决管根、地漏、阴阳角等细节。
底层含水量操作:混凝土或抹灰底层宜≤10%(按产品介绍执行)。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 5~相对湿度为35℃≤85%;防风、雨天、明显日晒施工;施工面需要通风良好。
大规模开工前先做样品/试涂,确定附着力、涂膜和表面达标后再进行。
第二,施工技术和关键参数
底漆封闭:根据产品介绍,涂底漆/基面改性剂要求薄而均匀,无漏涂,增强附着力和封闭性;室温干燥固化约3 h(以产品说明为准)。
调味料与搅拌:严格按配制称重;使用机械搅拌(例如300–500 r/min)至颜色均匀,无粉末;防止随意加水/稀释剂;搅拌后尽快用完(一般规定≤1 h)。
喷涂方法和次数:可采用喷涂、滚涂或喷涂;一般2–三次交叉涂装(后一次和前一次垂直方向),确保厚度均匀,无针眼,无气泡。
强化解决方案:阴阳角、管根、边缘、缝隙、易渗漏位置可先部分改善,胚体可贴玻璃纤维布/无纺布/聚酯布或网格布加强。
分层厚度控制:为降低开裂风险,单次薄厚宜≤1 mm,在设计总厚度上多次生存。
维修:常温下24–48 h内防止践踏和淋雨,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保湿/躲雨保养。
三厚,用量和搭接操作
总厚度和次数:根据设计/产品介绍实施;一般做法是2–三次多次生存,最后薄厚以满足防水等级和耐久性要求为准。
典型用量参考(两次):
平面:约0.4–0.6 kg/㎡·遍;
垂直面:大约1.2–1.5 kg/㎡·遍;
注意:不同的秘方和基面吸收有很大的不同,以上为例,以制造商的技术数据为准。
纤维布提升搭接:铺设玻纤/聚酯布时,搭接总宽宜5–10 cm,并且在湿铺条件下与涂料充分浸润和涂膜。
边缘延伸:防水层应在女儿墙、管根、立面边缘等位置上翻。≥15–20 cm产生连续封闭的防水线。
四是质量检验和验收
外观检验:镀层应颜色均匀,致密连续,无针眼,无出泡,无裂纹,无流挂,无漏涂。
干燥和干燥:每个环节按干固/实干操作;一般干固约3 h(随着产品和环境的变化),重涂应在前一道干燥后进行。
灌溉试验(适用于卫生间、屋顶等有防水性能规定的部位):镀层自然干燥后进行蓄水试验,水位≥20–30 mm,观查24–48 h无渗漏合格;验收合格按设计制作防护层/装饰层。
工艺记录:保留施工记录,如环境记录、准备和搅拌时间、次数和厚度、节点强化等,便于追溯。
五是常见问题和存储
避免常见问题
开裂/开裂:单次过厚,干燥过快或基面过干;操作单次≤1 mm、环境5~35℃/≤85%RH、如有需要,遍布薄涂和加强布。
鼓包/粘结不良:底层有明水/油渍/松散或未做底漆;开始工作前彻底清洗并涂上底漆。
流挂式/沉积式:一次性涂层过厚或正面一次涂层;选用多次薄涂,操作稠度和施工窗口。
低温度/高湿度/大风:易发生干固过快/过慢、混杂灰尘等;绕过不良温度,加强通风和保护。
与储存
戴手套、护目镜和口罩,保持良好的通风;原材料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阳光;不同批次分开存放,到期禁用;建筑垃圾分类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